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鞠圣娇)在12月16日举行的聊城市“十三五”时期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医保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张金峰就聊城市在缓解因病致贫返贫方面所采取的医保扶贫措施进行了介绍。
贫困人口全员参保。聊城市把参保作为医保扶贫的工作底线,搞好与扶贫办、民政、税务等部门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比对,建立“未参保贫困人员数据库”,对未在本地参保人员,逐一注明原因;对本地应参未参人员,逐户上门宣传动员,目前全市16.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全部参保。
参保补贴全额发放。聊城市优化参保缴费和补贴发放流程,对于特困人员,由医疗救助金全额补贴、代缴;对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实行定额补贴,个人只缴差额部分。同时,主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2018年以来部分县未享受参保补贴的贫困人员落实政策,目前已为3万多名贫困人员补发参保补贴,并逐户发放“参保缴费个人补贴发放证明”。
报销待遇全部到位。全市215家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贫困人员就医“一站式”结算。全面梳理2019年、2020年贫困人员报销待遇落实情况,通过系统筛查和大数据比对、逐一核对,对医疗未救助人员全部发放救助金。因账户错误、金额较小、行动不便等原因,贫困人员无法现场领取的,将救助金送到他们手中,打通报销待遇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门诊慢性病待遇政策全面落实。聊城市组织各级医保部门,通过调取贫困人员近年来的住院数据、帮扶人和签约医生入户核查等方式,对贫困人员进行门诊慢性病筛查。对疑似患者进行线上、线下、入户鉴定,对在本地住院治疗的贫困人员,审核住院电子病历;对在外地住院的贫困人员,审核纸质病历;对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贫困人员或精神病患者,安排医疗专家上门会诊。共对筛查出的10.2万名疑似患者进行了门诊慢性病鉴定。符合门诊慢性病标准的2.54万人全部落实待遇政策。对不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员,逐一发放“门诊慢性病办理情况告知书”,解释原因。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达不到慢性病标准的,协助其办理享受“两病”门诊用药报销待遇手续,目前享受“两病”门诊待遇的有3.92万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张晨通讯员张继婷)为落实家校联动管理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监护人自身素养,构建平等和谐的家校共育局面...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