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红丝石鸳鸯砚清代龙纹全彩紫砂壶□文/图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琦通讯员李叶
东昌府,依偎在古运河旁,既有齐鲁的儒雅,又有燕赵的豪放,晋冀鲁豫的智慧在这里汇聚,运河文化在这里孕育、滋长。
文物凝结着历史信息,承载着文化基因。为了丰富馆藏,让私人藏品“活”起来,去年11月,东昌府区博物馆建立了社会藏品展览中心,展厅内展品均为社会收藏家无偿提供,共200余件(套)。
5月份,聊城市首届古砚展在东昌府区博物馆开幕,展出聊城市收藏爱好者——任保镇多年来收藏的90方精品砚台:砚台的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质地包括石、泥等,形制丰富多样。
文字的发展衍生出砚台艺术,每一方砚台都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代表着文人高雅情怀的琴样砚台,有寄托了父母美好愿望的望子成龙砚,有雕刻着象征吉祥如意的花卉、瑞兽图案的砚台。
“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形态不一的砚台,之前见到的都是圆形或方形的,但是这个展馆里展出的砚台还有簸箕
形、荷花形、鸳鸯形的,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藏爱好者王洪生说。
展厅里,一方唐代红丝石鸳鸯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砚作鸳鸯样,雕刻灵动,形象鲜活,一改唐朝制砚之风气。”任保镇说,“这件古砚成砚于公元805年,风格典雅,历数天下唐砚能出其右者甚少,所以极其珍贵。”
“民间藏品走进博物馆,在聊城尚属首次。”东昌府区博物馆社会藏品交流鉴赏中心负责人滕新录说,“这次古砚展影响很大,许多河南、天津的藏家都慕名前来观展。”
紫砂壶制作是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始于明朝正德年间,是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更是一壶难求。紫砂壶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古人曾评价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社会藏品展览中心内的一件清代龙纹全彩紫砂壶色彩鲜艳、画风豪放,让人眼前一亮。“这件紫砂壶,一面绘龙头,另一面绘龙尾。”收藏家任先生介绍道,“据考证,这种含有过墙龙图案的紫砂壶,于乾隆年间首次出现。”
经纬压叠、排列紧密的唐代糖黄釉席纹执壶,清代状元邓钟岳手书《朱熹读书论》时所用的、寄予喜庆吉祥之意的红狮图瓷器,青花蓝中泛灰、有水墨韵味的清代青花将军罐等,这些珍贵的民间藏品,让我们一览中华文明的盛世图景。
“社会藏品展览中心展出的珍品,是收藏者在拍卖会上拍下来的,很难再见到第二件了。”滕新录说,“现在,民间收藏的特点是人数多、门类广,珍贵的民间藏品走进博物馆,不仅是对民间收藏家的鼓励和肯定,也可以让市民共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民间收藏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不少藏家想参与展览,但是有的藏品不过关,我们就婉言谢绝了。”东昌府区博物馆副馆长郑彦介绍,首届古砚展举办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接下来还会举办更加丰富的展览活动。
东昌古城,千年风雨,不改其魂!让我们跟随这些珍贵的文物,一起回味那沧桑的历史岁月,探寻水城发展的铿锵足音。
新闻推荐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薛蓓蓓通讯员石怀阁“每件产品处于哪个流程、每个订单完成的如何、买卖双方产品交付报表内容,在ERP...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