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聊城 今日临清 今日阳谷 今日莘县 今日茌平 今日东阿 今日冠县 今日高唐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今日聊城 > 正文

“登漕船”“掰窗棂”“爬古车” 聊城市公共文化场馆不文明乱象直击

来源:聊城日报 2019-12-05 09:28   https://www.yybnet.net/

□实习记者张燕

近日,记者对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和聊城老照片博物馆等10余处公共文化场馆进行走访发现,一些游客有“登漕船”“掰窗棂”“爬古车”等诸多不文明行为。

这些游客将“文明旅游”置之不理,在公共文化场馆内肆意妄为。

作为国内首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成为不少游客的必选之地。

在运河博物馆三层9号“宋辽金元—近代”展厅陈列着一艘元代漕船。复原后的漕船长18米、宽3.5米、深1.4米,占了9号展厅面积的近一半。为防止部分游客任意攀爬、损坏船只,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其周围拉了一圈红色警戒线。

但警戒线对某些“好奇”的游客来说形同虚设。11月30日上午,一群游客结伴来到漕船前拍照。因船体太大,拍不到船舱。一些游客便开始蠢蠢欲动,指着船头的台阶说:“从那儿上去能拍到。”话音刚落,一个身着黄色外套配牛仔裤,身材略微“发福”的中年女游客,率先跨过警戒线登上台阶,打开手机“咔咔咔”地拍起照来。

短短15分钟,就有8名游客成功“登台”拍照。“以博物馆的规模和参观人数,应配备60名安保人员,而我们只有14个,根本看不过来。以前还有光脚躺在凳子上睡觉的,老远就能闻到臭味儿!”一名陈姓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古城西的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是旅游乱象频发的另一个“重灾区”。该馆2015年对外开放,馆内陈列了百余件涉及鲁西乡土民情的老物件。作为旅行团进入古城参观的第一站,日均游客量高达2000余人次。

说起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一名郑姓工作人员一肚子苦水儿。“馆内那几辆车开始没用玻璃罩,一些游客经常推着它们在展厅里来回走。破坏最大的是那辆‘轿车’,原来窗棂子保存得很好,现在被掰得没几根了!”郑姓工作人员所说的“轿车”,陈列在博物馆的尽头。它是一辆带棚子的木车,拱形棚顶用草席编就,左右配以竖格窗棂,棚前悬挂蓝色门帘。仔细观察木车,露在外侧的四排窗棂,第一排已被掰得仅剩两根木条。“我每次都告诉他们不能掰,这是文物,可没人听。”

由乡村记忆博物馆一直向北,便是聊城老照片博物馆。

在这座博物馆内,陈列着一辆古车。斑驳的车体,高大且嵌满圆形铁钉的车轮,煞是吸引游客。11月3日下午,一名40来岁的中年男游客,带着4个孩子来参观。孩子们先是边摸边赞叹“这车真大”,然后想“上车”。中年男游客不仅没有制止孩子们的这种行为,反而将它们依次抱上了车。

记者走访中发现,在公共文化场馆内,以外露且体量大的展品破坏最为严重。旅游不文明,游客素质肯定是第一位的。明确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加大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力度,无疑有助于提升旅游文明水平。

新闻推荐

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交通运输支持 东昌府区“四好农村路”通向百姓家

□记者高田通讯员席真报道本报聊城讯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在成都市召开全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会上对第...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

相关推荐:
非遗宣讲走进校园2019-12-04 08:47
猜你喜欢:
评论:(“登漕船”“掰窗棂”“爬古车” 聊城市公共文化场馆不文明乱象直击)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