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培源) 今年以来,高新区扶贫工作以“大回访、大整改、大提升”集中行动为抓手,全方位推进帮扶精细化、项目园区化、村庄宜居化,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上抓落实见成效。
高新区扎实推进“大回访、大整改、大提升”集中行动,坚持“即查即反馈即整改”。集中行动实行“1122”模式,即扶贫部门一天一调度,党委会一周一汇报,设置问题台账、整改台账两本台账,所有问题反馈给行业部门和乡镇。对存在的问题实行销号管理,真正做到整改工作不打折扣、不相互推诿。
实现产业项目收益台账化,拉网式排查了2015年以来项目运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即时整改。积极探索和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新举措、新模式,推动项目管理向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更好地保障了贫困户的收益权。明确了“三个一律”,即到村扶贫资产一律纳入三资管理平台,到村扶贫资产一律归村集体,项目收益一律计入村集体收入,全面落实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和监督权四权分置。
探索产业项目深度融入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统筹全区2018年、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15万元,与区国有企业财金公司合作,购买标准厂房,明确产业项目契约运作责任,发展集生产、研发、技术培训于一体,兼具工业云数据、融资租赁、人力资源等服务的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项目投资收益率8%,可吸纳贫困户到园区就业,项目收益惠及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该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提供坚实保障。
探索建立贫困户分类标准体系,对全区已脱贫农户,按劳动能力、收入等要素进行精准分类,实施动态监测。该区通过公益性岗位、社企帮扶、金融扶贫等措施,解决贫困户就业、创业难题。组建贫困群众对口医疗签约服务团队111个,全面落实“八个一”“一站式”等惠民政策。以中心敬老院、农村幸福院为依托,统筹全区所有集中供养资源,解决特困群体集中供养问题。
此外,高新区探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体谋划、有机衔接。在乡村振兴中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同步推进规模农场、就业工场“两场同建”,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针对孤寡老人等重度贫困人群,结合乡村振兴片区规划,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集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休闲娱乐、医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养老周转房、社区集中供养中心,形成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赵琦日前,记者来到东昌府区梁水镇镇中心卫生院,探访广为患者所称赞的中医康复科。来到科室门口,一股浓浓的中药香...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