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讯初冬时节,在全区机电产业园内施工现场,只见塔吊高耸、机器轰鸣,工人师傅们冒着严寒,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我们的空气源热泵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拥有4大系列40多个型号的产品。今年引进的泰一锂电池项目,仅用45天就完成车间的装修和设备的安装调试,现已达到日产20万支锂电池能力。目前两个项目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为扩大产能启动了二期建设。”该项目负责人说道。这是11月26日,笔者在该项目现场看到的可喜场景,这也是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75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135亿元,实现利润3.2亿元,各项指标增幅均在20%以上。
工作思路更加明确。我区围绕先进制造业,从财政、金融等方面聚焦发力、扶优扶强,连续两年集中兑现民营经济政策4316万元。截至目前,全区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30家,实缴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有10家,已有10余家企业具备了小升规条件。
措施路径更加明晰。我区坚持内培外引双重发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技改项目32个,完成技改投资10亿多元,占工业投资比重69%。同时,全区聚焦新经济、新业态狠抓“双招双引”,引进项目79个,到位资金近42亿元。
发展瓶颈有所突破。我区通过园中园、产业园建设,实现企业“拎包入住”。落实县级领导帮包和“四评四监督”推动机制,解决了项目落地难、落地慢等问题;为符合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的齐鲁油漆、莱鑫粉末等一批企业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土地规划问题。同时,我区还成立中鸿投资基金和中化环保产业基金,引进了中合农信省级总部,启动了6家企业的上市挂牌程序,有3家企业获得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有效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机电产业园已成为我区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土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典型案例。下一步,我区将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副区长刘光涛说。(仝兴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旭光通讯员张秀秀李以华周正)近日,市国资委深入到11家市属国有企业开展明察暗访。市国资委采取...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