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沈欣欣
见义勇为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聊城公交集团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培育良好社会风气为己任,倡导践行“明德善行同爱水城”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涌现出一批见义勇为的优秀职工和典型案例,成为聊城市文明创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马丽霞:救人是人的本能
今年3月13日下午,公交集团一公司办公室收到一位84岁的老人家属送来的锦旗,感谢驾驶员马丽霞对父亲的施救。
3月5日上午,马丽霞像往常一样驾驶着K8路公交车。车开到振兴路口时,一位女乘客突然跑上前来喊道:“师傅,你快看看老大爷怎么了!”马丽霞赶紧将车靠边停稳,走过去查看老大爷的情况,只见老大爷脸色苍白,满脸汗水,不断抽搐,看到马丽霞过来,央求道:“麻烦把我送回家吧!”马丽霞保持沉着冷静,第一时间将其他乘客转移到其他车辆,将车径直开往附近的第三人民医院。
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的15年间,马丽霞经历了太多类似事件。“遇到这种事,换谁都会这样做,这就是举手之劳。”马丽霞笑着说。
李文武:尽力帮助更多的人
李文武是公交集团一公司保卫处的工作人员,今年3月26日上午,正在执勤的李文武发现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停在场站门口,脸色发白,表情痛苦。在询问了男子情况后,李文武当即拨打了120求助电话。由于一公司所处位置偏僻,情况紧急,他前后拨打了3次电话,才帮助救护车找到地点。120急救车赶到,他和医护人员又一起将患者抬上救护车,才安心回到工作岗位上。“像这种情况一年也有好几次,遇到紧急情况,谁也不会见死不救,我能帮的肯定尽力帮!”李文武憨厚的脸上露出微笑。
黄建国:换作别人也会这样做
2018年9月1日下午3:40左右,一位82岁的老人晕倒在行驶中的K1路公交车上,驾驶员黄建国临危不乱,迅速将车停靠在路边,在老人衣服口袋里掏出速效救心丸给老人服下后,将车开往东昌府区人民医院,从老人发病到送医,黄建国仅用了3分钟时间。等到老人家属赶到,他向家属说明情况后,就默默地消失在人群里。“遇到这种情况多了就有经验了,老人一般都会在口袋里备着速效救心丸。”黄建国笑着说。“为了给老人争取抢救时间,当时车上的乘客没有一人下车,主动要求把老人送进医院。”黄建国欣慰地说。
默默耕耘,不问收获。聊城公交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见义勇为的精神,也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2019年4月,聊城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在聊城公交集团设立首家工作站,并授予聊城公交集团“见义勇为模范集体”称号。
新闻推荐
观庭审 听讲解 强法治 聊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观摩活动见闻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洪祥通讯员王善鲤庭审现场。□实习记者沈欣欣11月26日,聊城市司法局主办,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的行...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