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居民正在扫码分类倒垃圾
本报讯(文/图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荔通讯员高田杨晓翠)11月12日,在东昌府区柳园街道文苑社区书香东郡小区3号楼西侧,一座新颖的垃圾分类环保屋刚刚“上岗”。整个垃圾分类环保屋分为六个投放窗口——“金属投递口”“衣物投递口”“塑料投递口”“纸张投递口”“有害垃圾投递口”和“玻璃投递口”,记者查看发现,六个投递口里都有居民投放的不同的废弃物。
垃圾分类环保屋是东昌府区11月7日刚刚启动的垃圾分类再利用项目,此前已在文苑社区书香东郡小区试运行一个月。该项目利用智慧手段,采用积分制管理,居民需要下载手机软件“分类之家”,以房屋门牌号为单位注册,在扔垃圾时,按照类别扫描二维码,投放口自动打开,居民将垃圾扔进相应的垃圾桶后,手机软件上即可显示垃圾的重量和折算的积分。在7日举行的启动仪式上,积分较高的居民还领取了食用油、卫生纸、环保专用垃圾桶等奖品。
居民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怎么办?这座垃圾小屋的里边还建有一座容量为6吨的垃圾发酵罐。聊城市环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运营主管郑吉涛是这座垃圾分类环保屋的负责人,据郑吉涛介绍,他们鼓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把果皮烂菜叶子等餐前垃圾单独装进垃圾袋里,这样就能大大减轻垃圾混装带来的污染。郑吉涛说,这些不含油腻成分的果皮蔬菜可扔进他们的垃圾发酵罐,最终发酵分解变成有机肥。在记者采访时,不断有居民提着盛有香蕉皮、橘子皮、白菜叶子的垃圾袋放到垃圾分类环保小屋门口,据了解,每天有五六十公斤的餐前垃圾被扔进发酵罐。这座垃圾分类环保小屋还聘请了书香东郡小区居民张佰奎担任专职的管理员,负责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归类整理。垃圾分类环保屋周边干净整洁,站在旁边记者没有闻到任何异味。
“自从开始垃圾分类,家里厨房就改放两个垃圾桶,全家人自觉按照不同的类别放好。”东郡小区7号楼的居民张召文提着餐前垃圾放进垃圾分类环保屋,并在积分本上登记自己当天的信息。“现在小孙子都知道垃圾分类了!”3号楼的居民韩玉红说,5岁的孙子已经“爱”上了垃圾分类,有时候大人把垃圾放错了垃圾桶,他都会指出来该怎么放。据了解,整个书香东郡小区有居民600多户,目前已经有300多户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居民们都说,自从垃圾分类开展以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垃圾桶不“冒尖”了,蚊虫也减少了,小区内再也没有乱扔的垃圾,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新闻推荐
□记者肖会通讯员王伟报道本报聊城讯11月7日,聊城市曲艺家协会第一届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总结曲协工作情况,并就下...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