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镇家具文化产业园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张英东本报通讯员曹原马朝霞
2月12日,农历大年初八,一大早,临清市松林镇家居文化产业园区内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这是园区春节后开业的第一天。
松林镇的家具加工业是临清市的一大特色产业,至今已有40年历史,去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形势的风云变幻下,松林家具产业曾一度陷入尴尬的发展境地: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户环保不达标,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
如何破解家具产业困局?松林镇党委政府一方面扎实开展污染整治,一方面积极寻求家具产业的发展出路。
2018年,松林镇对全镇企业尤其是传统家具行业和农机配件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查出的违法违规生产企业限期整改或取缔,并配备专门人员督促企业淘汰落后设备,完成升级改造,帮助130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完备了相关手续。
企业生存下来了,可如何借力实现“弯道超车”,产品如何提档升级,成为松林镇思考的问题。针对家具产业存在的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生产工艺落后、无序竞争、缺少自有品牌等问题,松林镇有关部门和家具企业负责人反复探讨论证,共同提出了建设家具文化产业示范区、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规划思路。
通过企业“入园”,松林镇实现了所有家具企业达到环评标准、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淘汰消除了落后的“小散乱污”企业。园区投资600万元建设了6条集中喷漆生产线,包括打磨房、无尘喷漆房、催化燃烧系统和活性炭脱附四道工艺流程,对打磨、喷漆过程中空气中的粉尘和油漆中的固体物进行过滤分离、催化燃烧,使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春节期间,松林家居产业园的企业纷纷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以及“金猪”主题家具摆件,颇受顾客青睐。“春节期间,实木家具成交量翻了好几番!”久林木业总经理崔泽合兴奋地说。目前,入驻松林家居文化产业园的企业已达36家,已全部具备自主设计能力,入园企业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实现大幅提升,直接带动产品价格提升20%以上,为新的一年不断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临清家具产业入园变“绿” 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也不断提升
□记者王兆锋通讯员曹原马朝霞报道本报临清讯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临清松林家具文化产业园内...
临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清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