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临清市卫计局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加强中医科室建设,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立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基本满足群众需求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加强国医堂建设,改善中医药服务环境。临清市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完成各具特色的国医堂,建设达标率达到100%,实现了全市国医堂建设的全覆盖。老赵庄镇卫生院在原有基础上对国医堂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国医堂业务用房560平方米,新的门诊大楼古色古香、优雅清净,墙面上的名医名言、四季养生知识,极大提升了中医药文化氛围,使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就能感受到中医文化的熏陶;金郝庄镇卫生院投资15万余元购置了20余种中医诊疗设备,在人才配置上对国医堂进行重点倾斜,国医堂拥有从业年限均在5年以上的中医类别人员10人,使医院中医药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为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临清市卫计局组织临清市六位中医药专家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参与人数达400余人。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基层中医药服务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提高了其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认识,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实惠。
加强中医药工作宣传,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近年来,临清市卫计局在提升中医药服务同时注重加强中医药知识宣传的力度,充分利用微信、报纸、广播、宣传栏、阅报栏等各种形式,采取各种办法,宣传中医的特色治疗、特色服务。此外,该局还要求每个基层医疗机构每年发放不少于4种中医药宣传材料,宣传栏每年不少于1期中医药内容,每年不少于2次中医健康教育讲座,同时对65岁老年人及0-36个月儿童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人民对中医的认知度、获得感。□记者 张英东通讯员 张庆航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臻庞红玲是临清市第三高级中学一名平凡的数学老师。在20多年的从教历程中,她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工作一线,为每...
临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清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