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 臻
爱校如家、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学有法……这些词汇,在临清三中教师甄春青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十几年来,他用朴实的人格、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生信念、执着的人生追求,捍卫着“教师”这一神圣称号。
用“耐心”感染学生
2009年甄春青开始担任班主任,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好,多次被评为“双优”班集体。他注重用耐心、细心和爱心感染学生。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坚持友好、平等原则,特别是对待后进生,用爱心、耐心、信心、信念感染他们,激励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并通过班集体力量,使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让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消除厌学心理。
除此之外,甄春青还安排后进生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组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期待,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用“严格”规范行为
俗话说“身正为师,德高是范。”身为班主任的甄春青,总是以身作则。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六点五分来到教室,等候学生的到来。晚上十点半,查完学生宿舍才回家。为美化校园环境,他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带头拖地,捡教室地面上的纸屑,擦洗墙壁上的墨迹……由于他的以身作责,班级各项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
作为班主任,甄春青努力向周围同事学习好的方法,尽力把工作做好做细致。注重和学生多沟通,尤其是对于家庭背景特殊和学习上存在障碍的学生,他经常家访,课余时间和其谈心交流,从身心各方面去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走出学习的困境。
用“灵活”打造课堂
甄老师多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理论基础,并注重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学生自我调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潜能,形成了轻松活泼的教学风格。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改革、作业批改、尖子生培训、后进生的转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颇有成效的工作,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教育教学上,他注重素质教育及学生全面发展,建立了学生、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把“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通过主题班会、师生对话、开家长会、社会调查采访等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
新闻推荐
现在,很少有人还记得“黄新文”这个名字。但改革开放之初的年代,他可是全中国数亿农民艳羡的对象。1979年2月,《人民日报》...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