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临清新闻 > 正文

千年白雀绕堂邑

来源:东昌时讯 2018-10-22 07:18   https://www.yybnet.net/

山东聊城王保国

“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意思,一是城市,二是古时县的别称。打开中国地图,以“邑”为地名的城镇屈指可数,而聊城市的堂邑镇就是其中之一。

从聊城市里坐公交车沿聊堂路一路向西大约一个小时就到了鲁西名镇——堂邑镇。这里也是“当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里。堂邑镇属黄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西临马颊河,东傍新京杭运河,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像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鲁西肥沃的平原上。堂邑镇也是西出邯郸,东进东昌,南下濮阳,北上临清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堂邑镇是一座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名镇。据《堂邑县乡土志》记载,今堂邑镇境域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卫国清邑,汉代分属乐平、发干两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封陈婴为堂邑候,陈婴之孙陈午继封。午有一匈奴仆者,名甘夫,乃随张骞出使西域被封堂邑父者也。隋开皇六年(586年)置堂邑县,治所位于今堂邑镇政府驻地西北五公里处。据《元和邵县志》载,宋熙宁初年(1013年),黄河溃决,堂邑城毁,县治东徙五公里,迁于今址。迁址后,县令耿几父主持修建土城。相传城工甫毕,白雀数万翔集上空,鸣如梵音,白若祥云,因呼为“山东白雀城”,即为今堂邑。明清时期为东昌府所领。

堂邑乃至东昌府的兴盛繁华都源于一条运河,这就是京杭大运河。遥想当年山陕两省的商贾贩卒,满怀着发财的梦想,一路上人拉马驮风尘仆仆地从邯郸经冠县到堂邑落脚,望着马上就要到达的东昌府码头,是怎样地欣喜和如释重负啊,怎能不在这堂邑城里好好歇歇脚,喝上一壶老酒吼几句秦腔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呢。“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路途的艰辛和寂寞只有这些常年在外的旅人最深有体会了。而那些从繁华富庶、烟花巷柳的江南贩运归来的发财之人带着尚未散尽的胭脂粉味把钱袋子里的金银晃得叮当作响,怎能不在衣锦还乡的路上在勾栏青楼里潇洒潇洒呢。可以想象明清时期的堂邑一定是南来北往的过客云集,全国各地的商品土特产在这里都能买卖交换的繁华之地。集市上肯定有打把势卖艺的,有挑担推车走街串巷的,有花花绿绿的各种小吃的,有裹脚老太太和小媳妇领着孩子提着篮子东走西逛的,有懒汉酒徒耍无赖的,有牵羊拽驴吆喝乱骂的……酒旗招展,人声鼎沸,这就是一幅堂邑版的《清明上河图》。

如果把堂邑比作一池水,那南来北往的客商就是一股股清新的溪流,从全国各地带来最新的见闻和时事,把一个偏远的小城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正因为人们接触到的新事物新思想多,所以堂邑的人们并不愚昧落后,相反都十分崇文尚武,重视孩子的培养,千百年来能人辈出。

元代传奇人物焦养直“三岁能画地像楼观,十岁日记千言,经史皆手录,昼夜不倦”;明朝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镰,明洪武二年至五年,将东昌土城改建为砖城,为“严更漏而窥敌远望”,又用修城余木,建造了一座更鼓楼,即今天的聊城地标性建筑——光岳楼;还有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他率领号称“黑旗军”的农民起义军配合捻军作战,给予清军以重创;千古奇丐武训,为了筹集兴建义学资金,四处乞讨,最后建起义学三处,光绪帝特颁以“乐善好施”匾额,被朝廷授以“义学正”称号;而“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孔繁森同志更是当代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堂邑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古城,至今保存着很多历史遗迹,其中以文庙和许家祠堂保存最为完整。

堂邑文庙坐落于文庙路路北,和镇中心小学一墙之隔。伴着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这座始建于金朝大定(1161-1189)年间的文庙,占地十余亩,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乡贤祠、名宦祠等二十余间。据文庙管理人员介绍,文庙在“文革”期间破损严重,所剩房屋破烂不堪,石碑石刻被推到摔断,到了2007年堂邑镇政府筹措资金修缮了文庙,2008年秋全部竣工,文庙才得以重现生机,成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也是堂邑小学德育示范基地。庙内有一棵金朝时种下的柏树,树干龙蟠虬舞,尽显沧桑风骨,两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过来,树叶郁郁葱葱,随风作响。院内中间一月牙状水池,曰“泮池”,池上一小桥,取名状元桥,以示金榜题名。“状元桥上走一走,高考榜上中前首”,如今家有高考中考的考生,考前都要来此桥上走一遭,期盼考出好成绩。

许家祠堂位于东晟大街和牌坊大街西北角,坐北朝南,青砖灰瓦,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许家最有名的当属人称许夫子的许维新了,写得一手好文章,许家一门三进士五举人,当之无愧的望族之家。

此外,还有唐代点将台遗址,元代张养浩的“四知堂”遗址和明朝穆孔晖阁老墓等。说起穆孔晖,还有一段“冰不砸堂”的传说。穆孔晖是弘治年间进士,曾是嘉靖皇帝的老师,以精通理学、佛学著称。一年夏天,告老还乡的穆阁老正在家教育子孙临帖写字,忽狂风大作,鸡蛋大的冰雹从天而降,眼看就要砸坏房屋和地里的庄稼。只见穆阁老将刚书写的一幅“神帖”掷向空中,空中龙王只见金光一闪,知有圣人在此,慌忙将由天而降的冰雹收回,冰雹戛然而止,改为轻风细雨。从此只要是天下冰雹就会绕开堂邑之境。

如今的堂邑古镇,楼房林立,笔直的街道整洁平整,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329国道、济聊高速公路、邯济铁路横跨境内,乡镇公路更是四通八达。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更美的要求。堂邑镇正着力培植生态旅游资源,努力建设山东古镇新貌。一颗更加璀璨的明珠正在鲁西平原上冉冉升起。

新闻推荐

坚决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战

□记者周艳报道本报聊城10月10日讯今天,副省长于国安到聊城临清市督导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于国安一行先后来...

临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清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千年白雀绕堂邑)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