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新邢以山
在山东省聊城临清市温泉路以南、258省道以东,两座高标准的现代化大楼毗邻而立,分外醒目,楼顶处分别竖立着“临清市颐养中心”、“临清市人民医院东院区”的红字招牌。这里便是临清市医护型养老保健服务中心,一个让“老人们心向往”的新天地。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综合养老服务成为各级政府需着力解决的问题。今年2月,山东省启动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工作,印发《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全力推动医养结合创新发展。临清市医护型养老保健服务中心正是贯彻落实省级要求的先驱试点。据了解,临清市医护型养老保健服务中心是经聊城市民政部门批准的临清市政府惠民工程,也是山东省卫计、民政、编办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后的全省首家公立医院创办的养老机构,它的诞生意味着临清养老业进入医养结合新阶段,打破了养老与医疗相脱节的行业困局。
胜似家庭的
幸福生活
“现在有了颐养中心就更好了,大家住在一起,吃得好、玩得好、睡得着,各种设施都有,且环境优美,还有专门的人照顾,比家里条件好多了,不是家庭胜似家庭啊。”70多岁的李大娘整天乐呵呵的。
走进养老区半护养老楼的酒店式公寓,鹅黄色的墙壁、淡粉色的窗帘,整个房间布置以暖色调为主,透露着居家的温馨气氛。房间南向是大面积的落地窗,阳光照射进来,整个房间都显得明亮温暖。每个房间都配备了洗手池和卫生间,为方便老人行动,防止滑倒摔倒,卫生间里还铺设防滑垫,安装了扶手,于细节处体现对老人的关怀。
这个中心总投资4亿元,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设计床位2000张(其中养老1500张,医疗500张),项目建设伊始就明确了目标定位:即先进的医疗设备、高规格的服务标准、浓郁活跃的文化氛围、和谐优美的内外环境、家一样温馨的生活节奏、优质高效的医养结合特色服务,让入住老人尽情享受晚年幸福。项目重点突出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养老,养老区即颐养中心,建有10万平方米的养老公寓楼、半护养老楼、服务综合楼(含老年大学、健身保健、养生餐厅、大型超市、银行等)等;建有3.5万平方米的医疗综合楼,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救护、慢病管理、健康体检、康复理疗、心理慰藉和临终关怀等服务,“以医助养,以养带医”一体化,将专业护理、传统康复、机构养老、居家式养老进行了完美结合。
入住的这些老人中既有夫妻,也有亲戚,父子、母女,根据需要他们可住在同一房间,方便互相照应,其他素不相识的老人,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觉得合得来也可以住在一起,有衣柜、有桌椅、有电视等等家具,以满足生活需求。也可单独居住,自得其乐。
胜似儿女的
关怀照护
“我可能是第一位住进这里的老人,对这里的环境非常满意,房间面积宽敞,离家近,家人过来看我很方便。也是奔着市人民医院的名头来的,人老了身体免不了得病,这里有大夫24小时值班。护理人员的服务特别好,给我们盖被子、洗脚,而且医疗水平也非常高,得个小毛病什么的就可以处理。”今年83岁的姜大爷是临清市先锋路街道郭堤社区居民,也是第一批入住中心的老人。
此前,姜大爷住在聊城市的一家养老院,虽说护理不错,但医疗方面水平有限。听说临清市要办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由临清市人民医院投资承办,就多方打听,6月份中心试营业就住进来了。
“对每一位进院的老人,我们都会为他们做个健康检查,针对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提供不同程度的护理和保健。定期进行查体,为老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位老人都有自己的健康管家。”颐养中心的护士长安海英在楼内一进门的护理台介绍说。对这里入住的老人,每天都有医生查房,一旦老人身体有状况,可及时通过绿色通道转入医疗区,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目标。养老区和医疗区就隔着一条路,几步之遥,非常方便。护工一天两次带他们外出遛弯,放松身心。对需要服药的老人,护士也会叮嘱他们按时吃药,注意生活和饮食习惯。
来到姜大爷住的房间,笔者看到室内有两张床,衣柜、电视、空调、独立卫生间以及无线网络等设施都很齐全。除此之外,室内还有24小时呼叫服务、24小时饮用热水和洗澡热水。笔者还注意到,在每个房间的床头都有一个“一键通”,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或是有什么需要,一按按钮,护理台就会提示哪个房间的老人呼叫。听到呼叫后,护理人员就会立刻赶到老人房间,为老人提供服务。因为距离非常近,从老人呼叫到护理人员赶到老人的房间,最长也不过几十秒。
对于老年人,营养膳食尤为重要。中心专门从市人民医院本院调来一位营养膳食科的护士长,每周与餐厅协商,确保为入住老人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并为他们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同时还有专业的营养师,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病,研制科学的饮食菜单。笔者来到餐厅,餐饮部的负责人拿出了一张食谱表。他说,每周我们与营养师协商,提供营养均衡的菜单,一天三顿饭按点送到老人房间。如果老人不想吃当天菜单上的饭菜了,也可以跟我们说,随时更换。
在这里,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都得到了保障,餐厅也对医疗区的医护人员开放,到了吃饭时间,老人也可选择到餐厅就餐,跟医生、护士们聊聊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科学养生。身边围绕的都是医生、护士,老人医疗方面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对需要康复治疗的老人,中心在医疗区建设了康复训练大厅,斥资1000余万元购置了经颅磁、冲击波、德国康复机器人、悬吊系统等先进康复设备,通过运动、作业、言语疗法和理疗、针灸、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临清市“靓丽临清”理发店和“镇青堂”修脚店定期到中心为老人义务理发、修剪指甲,使老年人健康养老,安享晚年。
市人民医院院长赵丽华说:“我们秉承‘孝顺、孝敬、孝爱’的文化理念,本着‘为政府分忧、帮儿女尽孝、替老人解难、让社会宽心’的宗旨,安排医护人员为老人体检,并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供医疗康复服务,真正实现老人小病常见病不出楼、大病急病不出院,全面提高老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胜似公园的
优美环境
走进颐养中心,笔者发现一片新天地,不是公园、胜似公园。今年83岁的李大娘告诉笔者,“这里非常舒适,空气好、风景好,我很喜欢。”
这个中心建设之初就从老人的角度出发,并将不同老人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融入于设计之中,在设施、绿化、文化、精神等各方面完善服务细节,打造了一个安全温馨、舒适洁净且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这给老年人带来如家般的感觉,同时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起居室或其他活动场所的空间布局、窗帘花色图案的点缀、墙壁的材质和色彩处理,墙面上挂一些画框、书法字画等,增添了人文气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营造了关爱、亲情、温馨的氛围,体现出亲切、随和、关怀之情,使颐养中心成为老人生活的港湾。就连大厅、餐厅、休息区等必要的公共区域,不仅有充足的自然光,而且注意了通风,室内光照柔和舒适,给人温馨感。
为了让老人能身心健康的快乐养老,该中心也下了不少功夫。在养老公寓楼和半护养老楼内都设有书画室、棋牌室、健身室和阅读室,老人闲暇时可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打打牌、看看书,愉悦身心。综合楼的老年大学还会开设唱歌、跳舞、书法等课程,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老年人健身腰鼓、柔力球、太极拳、健身气功、广场舞等老年人体育活动,全面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充分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楼外的活动区域被布置成了休闲花园,不大的地方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别有一番滋味。正值夏季,老人们可以在亭廊里纳凉、聊天、交流、沟通,或是唱唱歌、跳跳舞、玩玩乐器。让记者惊讶的是,中心的南边是一大片菜地,已经种了几种蔬菜。这些蔬菜都采用绿色种植,安全健康,确保老人吃得健康、营养、安全。菜地南边种植了苹果、石榴、葡萄等各种果树,届时,入住的老人在瓜果飘香的养生环境中享受采摘的乐趣。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临清市医护型养老保健服务中心让这一切得以实现,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将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14日到15日,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牛青山带领考察组来聊城市考察大运河保护工作。市政协有关领导参加活动。牛青山一...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