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宏磊
“我们的这款酒,是本届省文博会的指定用酒。”10月12日,在文博会“单打冠军”企业展示区,临清开元餐饮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娄金周向记者介绍展出的“然也”产品。这一系列产品,还在省文博会上荣获2018“泰山设计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产品设计类创新设计奖”。
一墙之隔的展厅,是聊城市古猿影视道具有限公司关于红色影视基地及道具制作项目的展示,极具年代感的服装、道具吸引了大量的客人。“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等众多的知名电影,用的都是该公司生产的道具。
省文博会上,聊城诸多的文化元素都让人感到惊艳,越来越多的“聊城符号”闪耀省文博会!
麦秆画引发的中韩文化交流
“我这个画的特点是做黑漆,最后打涂增光剂或蜡。”“咱们虽然都是麦秆画,但是做法完全不同,我这个是结合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国画等艺术”……10月12日,在省文博会上,聊城的麦秆画艺人李志海和韩国的李相守惺惺相惜,亲切地交流着。两位大师同龄同岁,都出生于1954年,围绕小小麦秸秆,两人展开了一段中韩文化交流。
“这幅画就是临摹的齐白石的水墨画,但是咱们是用麦秆做出来的,立体感特别强,它有虾须,就好像真的虾在水里游一样。”在省文博会聊城展区文创空间“书画之乡秀美高唐”的展台前,李志海、李洪涛父子俩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麦秆画,展台上的麦秆画中的鱼虫、花草纹理鲜明,颇具质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拍照。“富贵花开这个牡丹花也是用麦秆做出来的,但花和叶子的阳光面和背光面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李志海指着一副麦秆画解释道,画中颜色的深浅是由电烙铁的温度不同造成的,“温度高颜色就深,温度低颜色就淡,都是烙出来的。”而在麦秆画的内容上,李志海将国画以麦秆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使麦秆画的题材含括花鸟、鱼虫、风景等。文博会第一天,一位外国友人便收藏了一幅他们家的麦秆画。
李洪涛说,将小麦秸秆做成艺术品麦秆画,既变废为宝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酒香也怕巷子深,但现在麦秆画的市场还未打开,作为麦秆画这个特色文创产品创作者中的年轻人,他期待着经过文博会这个平台上展示后,让更多人了解麦秆画。
宝塔钟表惊艳四座
10月11日,在省文博会聊城展区,一座九层六角宝塔钟吸引观众频频驻足,其精致的细节更是不断引发惊叹。
宝塔钟为铜镀金,周围镶嵌了水晶珠宝,(下转A8版)
新闻推荐
打造本土工程建设的领军力量 严守质量标杆不放松,创改技术革新不停步,“德泰建设”17年钢筋铁泥筑造美丽西海岸
半岛记者陶琳筑就广厦千万间,新区百姓尽欢颜。村民搬进回迁安置房,市民住上绿色环保房,孩子们坐进安全明亮的教室,老人...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