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继林本报通讯员 汪文霞 刘倩倩
阵容强大的表演队伍
近几年,有一支很特殊的高跷队伍活跃在临清、聊城的春节文化活动场所上。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支队伍的高跷表演饱含剧情故事,不同于一般的高跷表演;其二,它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孩子争相学习,这在传统文化项目里,算得上一枝独秀。
这就是已经被认定为临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尚店镇仓上村的渔跷。仓上渔跷由10多位角色组成一支完整的表演队伍,两个头棒、两个二棒四人手中挥舞红棒,空中打花敲出响声前面开路,后面紧跟渔翁、憨婆、大闺女、憨小、公子、白蛇、青蛇等角色。表演围绕渔翁、憨婆展开,渔翁做出摇船、撒网、收网等系列打渔动作,憨小则在憨婆、大闺女身边装傻卖乖,并不时从围观群众身上抢些小东西,投进憨婆的筐子里;其它角色手拿常用道具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道具,拿大顶、翻跟头、蝎子爬、劈大叉等高难度动作频出,吸引观众。整个表演热热闹闹,动作时而细腻,时而威猛,靠独特的表演内容,仓上渔跷在周边村庄打响了“仓上小渔翁”名号,曾经一度,当听到“仓上小渔翁”来了时,百姓会争先恐后地前来观赏。
今年66岁的周春荣是渔翁的扮演者,据他介绍,仓上渔跷按照老辈人的说法,应该在清末由外地传入,极盛时,村里是家家有“腿子”(指高跷),在周春荣的记忆里,还残存着仓上渔跷被改编在革命样板戏表演的情形。随后,仓上渔跷走上了没落之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开始刚刚富裕,1995年,村里的周文立是仅存无几的能表演仓上渔跷的老人了,他讲:“再不传承,恐怕仓上渔跷就要灭绝了。”于是,周文立老人组织起一些有兴趣的村民,挨家挨户集些粮食,换成钱币,更新了家里陈旧的服装道具,手把手地教起来。周文立老人似乎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然不多,三年之后,在仓上渔跷基本传授完毕后,他与世长辞。
近几年,仓上渔跷受各方关怀关注,经常参加市、县、乡举办的重阳节、江北水城文化艺术节、元宵节、市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临清市原文化局副局长王子华是全国知名的文艺工作者,他曾多次到仓上村,调研渔跷的存在状况,并提出珍贵的发展意见。
如今,仓上渔跷已经找到了曾经的感觉,今年76岁的刘广义老人是憨小的铁选,在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里,他参加了聊城市的春节文化巡演。“一分钱不给也愿意玩高跷。”刘广义憨实地说。这么大年纪摔倒了可怎么办?面对担心,他还是笑着回答:“摔倒了,就把我送到家,其它什么都不用管。”在老人精神魅力的感召下,仓上村现有多个20多岁的小伙子也开始担起了仓上渔跷的大梁。每天的傍晚,在张同玲家的门前空地上,有十几个青少年会不约而同地齐聚,向张同玲学习高跷技术,张同玲说:“上辈留下的好东西,不能在咱这里给弄丢了,传承好渔跷是我们的责任。”
新闻推荐
为帮助贫困儿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近日,聊大商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临清姜油坊村,展开了一系列主题为“志愿者下乡...
临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清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