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会焦松青
临清市司法局2011年被国家司法部荣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一等功”。秉承“硬干筑牢基础、干硬强化职能,文化提升水平、团队做大做强”的工作理念,临清司法局不断做强司法行政工作,司法行政能力稳步提升,先后创建了10个全国先进集体、17个全省先进集体,使临清市司法局成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的一面旗帜,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保障。近日,记者就经济新常态下的司法行政工作等相关问题,采访了临清市司法局局长李金祥。
强化管理职能
确保长治久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司法行政机关在经济新常态下,肩负着管理、保障、服务三大职能。首当其冲的是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的管理工作。多年来,临清市司法局先后设立完善了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等管理机构,并不断探索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方式。形成融教育、管控、救助、矫正、就业于一体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平台。中心及时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先后接收社区矫正对象677名,解除矫正443名,目前在册社区服刑人员234名,未出现一例脱管、漏管现象,重新犯罪率为零。
他们依据《刑法》和《刑诉法》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采取GPS手机定位、司法所区域联动等措施。对强化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了社区矫正管理制度,包括每周电话汇报、每月书面思想汇报、集中学习制度、迁居、请销假、会客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公益劳动制度等。在抓管理抓制度落实的同时,还及时了解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根据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实施矫正。实现道德法制教育与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有机结合。组织志愿者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帮教,使其放下包袱,树立生活信心,重新做人。在“宽严相济”的基础上,让罪犯在社区服刑,可预防交叉感染,节约管理成本,不脱离社会、家庭,易于罪犯的改造。
为加大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与帮教,临清司法局针对辖区内的村(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组织、队伍和工作制度、运行机制。全面掌握辖区内在押服刑在教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情况,建立信息资料库,逐一落实帮教责任,与监狱、劳教所、拘留所建立无缝衔接机制,凡放必接,不接不放。
建立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帮扶政策,及时解决安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广开就业渠道。对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要逐一建立档案,重点人员重点管理,一般人员一般管理,防止脱管漏管。
加大保障职能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人民调解工作是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被世界法学界誉为“东方一枝花”。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保障职能,临清市司法局站在全局发展角度,把基层矛盾调解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从建立健全基层调解组织,配齐配强调解员,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和构建大调解格局两方面出发,在全市形成了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镇(街道)矛盾调处中心、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网格四级人民调解网络机制,纵到底、横到边,无缝隙、全覆盖。通过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把信访和矛盾化解有机结合起来,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不明白的予以答疑,能和解的达成和解,需要诉讼的引导致诉讼。实施司法所与派出所所所联动、司法所与基层法庭所庭联动、检调对接,将调解介入公检法、交通肇事、劳动争议、医患纠纷,全方位化解社会矛盾,筑牢维稳的第一道防线。
按照“筑平安、保发展”的工作思路,临清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现了“全覆盖无缝隙、早发现早处置、全民化数字化”的人民调解“网格化”管理模式。共划分各类网格2815个,科学划分,定人定责。搭建了信息共享、视频指挥、手机终端等三个数字化平台,健全了矛盾排查、纠纷报告、分级预警、快速反应机制;人民调解工作纵到底、横到边、无缝隙、全覆盖筑牢了维护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015年以来,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138起,调处127起,分流11起,调处成功127起,调解成功率达100%,调解对象满意率达100%。真正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发挥服务职能
推进法律的服务全覆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服务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法律服务的领域越宽,业务量越广,老百姓法律意识越强,政府依法行政能力越强,社会越和谐稳定。临清市司法局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建立了综合法律服务中心,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式、综合性、一站式的综合法律服务。加强律师党建工作,组织律师为中小微企业免费体检,建立社区律师工作室,实施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积极拓展金融领域的公证业务,并为村两委换届选举现场监督。
在实施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中,临清市司法局大力推行“一乡镇一团队、一村居一顾问”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标准量化、管理服务网格化。根据岗位工作量大小难易配备人员,可一岗多人,也可一人多岗。避免职责扯皮,有人没事干,有人干不完。管理服务推行网格化。在现有行政区域不变的前提下,将地域划分为若干网格状的单元,把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家庭,延伸到基层一线群众,使服务管理更具体、更到位,更有成效。
镇(街道)以自身为单位,以自然村(居)或相对集中的区域为基础,划分网格。建立健全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长效机制,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重大决策等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避免决策失误和造成损失。
目前,临清市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基本实现了法律服务的全面覆盖,不仅司法行政能力得到稳步提升,也为平安临清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法治氛围。
新闻推荐
□肖会樊增军报道本报临清讯“平安建设是加速临清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广大政法干警和党员干部要立足本岗、扎实工作,按照聊城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的部署安排,打牢基础、...
临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清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