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在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抽样调查中,临清市的满意度仅为88.6%。但到今年4月,该市16个镇办的群众满意度自测平均分值已经达到了95.38%。
临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衣述光表示,这个变化来自于当地工作机制的理顺,群众环卫意识的提高。“我们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了及时有力调整,理顺了体制,细化工作责任,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分工科学明晰。”
一个机制的好坏,影响着工作效率的高低。此前,临清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运行模式是,由市里的保洁公司直接负责镇办村居卫生保洁,但由于摊子大、监管缺失,工作出现滑坡,导致群众满意度严重下滑。今年1月,他们将农村环境管理工作从市里的保洁公司收回,责权利下放,每个镇办都成立了1家以上的保洁公司,形成多个独立的市场化运营主体,避免了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现象的发生。
衣述光表示,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临清市今年狠抓考核,严肃问责,“不看面子不留情面,不遮丑不护短,不徇私舞弊,当场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期限,科学制订考核规则和工作办法,对事不对人,推进考核奖惩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今年以来,按照考核奖惩办法,临清市委已经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问题较多的1个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进行了诫勉谈话,对3个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进行了约谈,对其他分管负责同志给予相应处理。
衣述光表示,群众是否满意,已经成为临清市的工作标准。“我们创新性推出‘家校地三方联动,共创文明新乡村’工作模式,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从地方政府向校园延伸、向家庭延伸,形成家庭、学校、地方党委政府三方联动、齐抓共管的良性互动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各镇办乡村文明志愿者作用,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上升为全民卫生文明行动,克服提升薄弱环节,还群众一个整洁靓丽、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新闻推荐
□记者王红军报道唐园镇枣林村村民原来倾倒垃圾的地方,已经被平整成了一条道路。■记者在现场·破解“垃圾围村”□本报记者王红军一边...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