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金郝庄镇戴庄村棉农李占山和老伴今年种植了10亩棉花,已然是村里的植棉大户。今年棉花长势比往年好,籽棉亩产近600斤。但产量的上升并未让他高兴,“棉花价格太低了,从往年一斤3块5降到了3块,还有人说要跌破3块。”尽管3元/斤的价格他也并不舍得卖,更让他不解的是,今年棉贩子、棉企上门来收购的很少。
价格低迷
伤了棉农心
“现在请人摘棉花的话,一亩地光用工就1000块钱,哪里用得起!”谈到植棉效益,李占山满脸无奈:目前籽棉3元/斤左右,按平均550斤/亩计算,每亩收入1650元,去掉成本43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就1200元。如果再去除用工费用,所剩无几。戴庄村3000多亩耕地,最多的时候90%用来种植棉花,现如今只种了500亩。“要不是我家这10亩地是缺水地块,再加上年龄大不适合打工,我也不会选择种棉花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少雇人,压低用工成本。”对于年近60岁的李占山和老伴来说,10亩的棉花全由自己来摘的话,实在是一件难事。
据临清市棉花和多种经营办公室的统计显示:2015年,临清市植棉面积4.46万亩,较3年前减少13.54万亩。
外地棉花
抢占本地市场
祝丙旺是临清源丰公司的棉花收购商,“本地棉没有量,等级也不好,我收购的籽棉过半是外地棉。”然而,收购外地籽棉也并非他本意,“今年收购的本地籽棉3.1元/斤左右,外地籽棉2.95—3.00元/斤不等,虽然每斤便宜1毛多钱,但是加上支付介绍商、运输费用,1吨籽棉从收购到加工成棉包,成本要比在本地收购多出500元。”与河北、新疆当地的棉收购商比,在给棉纺企业供货上,他并不具有价格优势。
“企业每年用棉5万吨,80%是进口印度、非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的棉花。地产棉短绒含量高,可纺性差,大部分只能纺40支以下的棉纱。”三和纺织集团副总经理米广繁介绍。在临清,像三和纺织集团这样的大型棉纺织企业享有国家配额,可以进口低价棉花。没有配额的小棉纺企业则会用地产棉多一些。
期盼棉花补贴
再提高
为什么今年棉花价格如此低?临清市棉花和多种经营办公室李继广科长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收储政策取消后,国内棉价走势不明朗,涉棉企业在收购中选择观望。而市场收购主体为获取最大利益,对棉农压级压价,影响了棉农植棉信心。另一方面,上游纺织行业不景气,也影响了棉花价格。
去年以来,棉花市场价格跌破成本价,不少棉农损失严重,为保护广大棉农利益,促进棉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山东省对2014年种棉农民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补贴标准为235元/亩,临清市6961户种棉农民从中受益。而今年补贴多少,成了棉农们最想知道的事情。
另外,棉花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也为棉农增加了效益,今年该市在金郝庄镇和松林镇创建了2个万亩棉花高产试验田。“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与高产优质相结合。免费提供良种和农药,每亩地可减少成本400元左右;试验田比普通田多产100斤,可增收300元。两者加起来,棉农一亩地每年纯收入可以增加700元左右。”李继广说。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倪群力
马朝霞
新闻推荐
◆9月12日,聊城市召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现场推进会,市长王忠林提出,要确保年底前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与此同时,还要围绕长效管理在机制上下功夫,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