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山东临清市街头,一段老人当街责骂、掌掴学生的视频热传网络。看着这位少年学生两次下跪在老人面前的镜头,很多人坦陈自己哭了。不是感动落泪,而是心疼与痛恨。
孩子是错了,错在“骑车不规矩”撞倒了老人,并且回过头看了一眼继续往前骑。老人也有对的地方,对在倒地之后没躺着喊验伤赔钱找家长。但没受伤的老人,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暴力教训,在孩子承认“错了”的时候,不依不饶地将孩子弄到两次下跪的地步。但孩子两次下跪,应该并不完全出于自己不小心撞倒老人之错,更多的还是屈于对这么大年纪的老人的冒犯。这个社会,所有人都告诉他,必须尊老。
感谢这个孩子没有动手。感谢这个社会,终归让中国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懂得,无论如何都不能向老人动手。当下中国老人与社会人群冲突频繁,虽然与浮躁的环境有着一定的关联,但归根到底还是法制意识缺失的后遗症。他们中一些人,有着包括尊老爱幼在内的传统意识,却也有着自我约束意识淡化的印迹,所以表现出自主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错乱。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不够到位、人口流动的温暖缺失,诸如此类的等等现实生活,又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感到心底失落,因而一些老年人,其实心底里同样揣着个炸药包,随时都有被引爆的危险。
老人被拘,围观者鼓掌,是为孩子被打的一种解气。但对于老人来说,应该懂得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年轻人的尊老,尊的不光是年纪,更是长者的道德品质,它并不意味着尊老就是这个社会的人群可以放下自己的尊严,接受长者超出法律惩戒标准之外的欺辱。
人品与修养,对于有的人来说,与年龄能够成正比,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未必。像临清街头这样的老人,应该让他们在围观者掌声中、在法治的笼子里,先学学怎么为老、怎么做人。(刘雪松)
新闻推荐
作者:聊城日报供稿茌平县振兴办事处农村新居。中心城市“拓展”、县市城区“提升”、小城镇“突破”、农村社区建设“千区”……各级干部人瘦了、脸黑了,但聊城城镇化却实现了精彩开局。...
临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清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