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临清新闻 > 正文

肉羊养殖的三个盈利样本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15-10-08 16:47   https://www.yybnet.net/

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羊肉价格持续下跌,肉羊养殖效益不断下滑,有些地方甚至突破成本线。与此同时,进口羊肉数量不断增加,饲养成本在资源保护的压力下也在上升。在此情况下,肉羊养殖如何突出重围?9月22日-23日,在临清举办的第十二届(2015)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上,记者发现了三个盈利样本。

力农羊业:

用好网络拓市场

“不能说是成功,我们还在继续完善中。”在热烈的掌声中,内蒙古力农羊业董事长吴长江走下主席台后,马上被人们团团围住,有的要名片,有的提问题……

30多岁的吴长江,跨入养羊业已经7个年头。年轻人与互联网天然的链接,让他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为了把养殖环节做扎实,力农羊业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羊联体”,即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并用公司资产做担保,为农户贷款;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为农户提供物资扶持,到商品羊出售时,再进行结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力农羊业常年存栏育肥羊20万只,有1500多亩的养殖场,三个超大型牧场,年出栏肉羊100万只,屠宰加工后,销售到北京20个自有生鲜门店,还与小肥羊、华润集团、陈记火锅、薛蟠烤肉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最为重要的是,力农羊业在终端销售市场上攻城掠地,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这个工具。前期,力农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网络渠道进行宣传,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电商平台都开有店铺并积极组织、参与活动,还与“饿了吗”“到家”“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大众点评网”等合作推广外卖。正是由于在互联网上四处出击,力农羊业打出的“草原领头羊”这一品牌有了众多粉丝。在此基础上,他通过微信推出“e牧宝”,尝试把养殖、消费与互联网理财相结合,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润林牧业:

资本与科技完美结合

在农区舍饲的话,一个人能养多少只羊?不同规模、不同技术、不同设备的养殖场会给出不同的回答,这个数目在200-800只之间。然而,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束海平的回答是:1个人养1000只,并且是种羊加其所产羔羊。

一个人为什么能养这么多?大资本+高科技!

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位于戴湾镇温庄村,成立于2012年,投资1.5个亿,占地将近400亩,包括66栋现代化羊舍、年产3万吨的饲料厂、年产10万吨的有机肥料生产车间,从种羊繁育到饲料生产、羊粪处理形成了一条绿色、环保的生产链。在养殖环节,支撑高密度设施养殖的,是该公司及束海平拥有的一系列专利技术。

在这些专利中,生态羊舍每千平建筑面积能饲养肉羊800只以上;双窗羊舍,窗户开合由温度控制,能节约大量材料和人工成本;人工授精养殖圈舍,配备羊人工授精架,两名配种员就能管理6000只生产母羊;撒料车能双边撒料,2个小时可喂13000只羊;自动装卸架,完全不用人力装卸羊只;自动清粪装置,智能化控制羊舍空气质量,废气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清粪装置自动开启;青饲料储存池,易操作,不积水……

这些专利的应用,让润林牧业实现了圈舍布局合理化、养殖设备现代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再加上束海平凭借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测草配料”,润林牧业成立后,很快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束海平介绍,现在该公司养殖存栏湖羊种羊6万只,年出栏优质种羊8万只,优质商品羊10万只,年利润2000多万元。

中小型养殖户:

背靠大树好乘凉

张典清,临清市国荣宏收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年60岁,曾长期在新疆做棉花贸易,积蓄资金后,回到家乡发展养羊业。去年,他联合7户农民,筹资四五百万元,成立了一个股份制羊场。肉羊行情下滑,他的羊场一时入不敷出。这时候,润林牧业有限公司推出的合作项目,拉了他一把。这个项目的核心内容是:一只羊只要能100天后育肥出栏,保证养殖户每只羊每天有1元的收益。

今年5月份,张典清按15元/斤的价格,花了80万元左右,从润林牧业购买了1000只羊羔。100天后,五六十斤的小羊羔长到了100斤左右,买饲料、药等投入30多万元。最后,他又以13元/斤的价格,卖给了润林牧业,最终结算,1000只羊挣了10多万元。

“润林公司说了,如果一只羊一天赚不了一元钱,他们公司给补齐。”张典清说,正是因为润林公司的这一规定,他8月底又从该公司购买了羊羔,现在存栏达到了3000只左右,并且打算春节前,将存栏增加到5000只。

张典清的羊场,不仅养着从润林公司买的羊。在此之前,他自己购进的育肥羊,已过了最佳出栏期,仍滞留圈中。“这些羊,赔得不轻!”对此,张典清很是心疼,他想尽快把这些羊出手,多从润林公司购进羊羔,可是钱不凑手。“要是政府多扶持我们这些小微企业就好了!”张典清说:“如果贷款能容易些,日子就会好过些!”

新闻推荐

临清供电公司提升城乡居民用电服务

□本报通讯员宋延力本报记者张思凯“以前要骑车半个小时到邻村才能交上电费,后来在自己村的农村信用社用存折交电费,现在步行2分钟在家门口的小卖部通过POS机就给交上了,我...

临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清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肉羊养殖的三个盈利样本)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