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田通讯员时永强刘连忠报道
本报临清讯近日,临清市住房办与中国银行临清支行达成协议,首次为购买经适房家庭申请到268.5万元的购房贷款,首批得到贷款的有30个困难家庭,单户最多贷了11万元,目前又有7户困难家庭的贷款申请正在批复中。
“如果没有这10万贷款,我们家根本买不起这套房子,只能放弃指标了。”52岁的经适房主胡成甲生活贫困,还有一个25岁的智障女儿,因为生活拮据,四年前就享受着住房租金补贴,现在女儿大了,原来住的小房子更加不便。去年,胡成甲申请由享受租金补贴转为购买82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他的经济适用房总房款在20万元左右,自己贷款10万元,作为资金保障,需要在银行存款贷款额度的5%,也就是5000元。作为贷款要求,他的经济收入必须在2300元以上,然后再找一名有着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亲戚或者朋友作为胡成甲的担保人。胡成甲贷款期限10年,每个月需要缴纳贷款1150元,他现在在一家物业公司担任调度员,每月收入有2400多元,妻子是工厂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1200多元,夫妻二人的收入满足了银行所要求的最低收入标准。在还完贷款的同时,还能满足日常的生活开支,经适房贷款政策减轻了胡成甲夫妻二人的经济压力。
临清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贷款人中途没有能力还清贷款,按照相关协议和法律要求,房子会被收回。
长期以来,保障房政策都存在一个尴尬:住房保障部门对申请人的经济申请条件的“低”要求,与银行对贷款人经济条件的“高”门槛对不上口,保障房申请者常常需要在签订协议前付清全款。
近几年,临清市陆续建设了一批小户型经济适用房,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尽管每套房价钱不到20万,对于这些家庭来说仍是大数字,不少符合条件的家庭因无力购买而最终无奈放弃。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临清市住房办向多家银行及担保单位寻求支持,疏通贷款渠道,最后与中国银行临清支行达成协议,为购买经适房家庭首次申请到268.5万元的购房贷款,单户最多贷了11万元,为30户困难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当前,住房办正在沟通第二批7户困难家庭的贷款工作,努力为困难群众住进经济适用房“最后一公里”打通道路。
聊城市住建委保障科科长郑爱华说,由于经济适用房申请者必须是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在购买经济适用时很难一下子掏出20万元左右的房款,很多购买者都得向亲戚朋友借款,背负着较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由于还款能力有限,银行也不愿意向低收入群体发放贷款,临清市住建局牵头解决了低收入群体购房贷款难的问题。
新闻推荐
□宋延力报道6月10日下午2时许,临清市连续两次遭遇飑线风伴有冰雹恶劣天气突袭。风雨夹杂着冰雹从天而降,并伴有雷电和11级短时大风。受雷电及大风雨天气影响,临清电网出现多处断...
临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清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