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八县区率先晒“三公”明细,在这些已经公开“三公”经费的地域,民众有着怎样的反应?政府部门又怎样看自晒家底?昨天,本报记者赶赴聊城临清和潍坊潍城,不少居民称公开“三公”经费,让市民“看懂”了身边政府部门的公务运行,政府的“钱袋子”得到了有效监督。有市民坦言,“公开,才是最好的防腐剂”。记者于腾腾
郑芷南“数字比语言更能说明问题”
在许多潍城居民眼中,政府工作人员公费出国经费、政府大楼里进出的车辆的购置和维护费用、公务接待费用这些“三公”支出,从前都是普通市民无从知晓的。2013年11月15日,潍城区统计局率先公布了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紧接着,包括区统计局在内的14个单位逐步公开了“三公”经费预算。市民只要登录潍城区政府网站,就可以查询到这些单位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有潍城区的居民称:“这样的公开,让我们普通老百姓能看懂身边政府部门的公务运行。”“一个准确的数字比一串复杂的语言更能说明问题,政府部门公开‘三公\’经费,让我们心里有底了,知道政府的经费用在了哪些方面,能让市民监督政府的‘口袋\’,可能还会让各个部门精打细算一些。”一位潍城区的市民告诉记者。
临清市公开“三公”经费之后,得知此消息的当地市民也拍手叫好,他们希望在“三公”经费方面能看到一个部门单位的公开和透明,临清市民王先生表示,公开“三公”经费之后,他希望政府能够彻底杜绝“公款私用”,真正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能否让公示媒介更多些?”
如临清一样,无棣、阳信等许多已经公开“三公”经费的政府部门,大都只是在政府的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并未利用当地的媒体进行报道。在潍城区和临清市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居民都不知道政府部门已经公开了“三公”经费,甚至有居民都不知道在政府网站上可以查询到这样的信息。“确实是公开了,但是知道的人少。”潍城区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此外,有居民认为,除了官方网站外,还应利用媒体等形式进行“三公”经费的公示,“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容易获得居民的认可,而且覆盖范围广,更有利于外部的监督。”
还有的居民呼吁政府部门能否借用新媒体方式,将县级政府所属部门、单位的“三公”经费公示。
新闻推荐
...
临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清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