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继林本报通讯员 徐 胤 柴 喆
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是全省戏曲演员的一次大展示、大检阅、大交流,展演时间长,集合多个剧种,剧团来自全省各地。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的青年演员吕昭明脱颖而出,他主演的新创作大型戏曲蛤蟆嗡《武训舍情》打动了评委,荣获了本届的山东文化艺术优秀演员称号,展现出聊城市戏曲界人才辈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吕昭明表示:“此次展演极大鼓舞了我,我将继续在戏曲道路上努力拼搏,再创佳绩。”
吕昭明所在的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是聊城市一家民营剧团,成立于2015年。虽然是民营剧团,近几年来,却在新创作戏剧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2015年创作了小型戏曲蛤蟆嗡《三起轿》,该剧目在当年荣获山东省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优秀展演剧目称号,又荣获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这给了该剧团莫大的创作动力。流行于冠县一带的民间小戏蛤蟆嗡剧种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训又是全国知名人名形象,于是,在多位戏曲人士的努力下,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合作创作的大型戏曲蛤蟆嗡《武训舍情》出世了。
《武训舍情》的问世并不容易。由于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成立时间较晚,发展还不太完善,导演、音乐、舞美都需要支持,因此剧目创作排练面临多方困难。为此,省艺术研究院派出了包括导演、作曲、舞美、灯光设计等专业人才与冠县当地人员联合组成主创团队。从研讨剧本、遴选演员开始,主创人员第一时间到剧团观摩小戏、考察演员,针对细节问题展开研讨。导演组多次赴冠县进行考察和调研,走访蛤蟆嗡老艺人和剧团团员,全面掌握蛤蟆嗡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剧团变迁、演员从艺经历等。整个排演过程中,导演组修改完善剧本、曲谱,研究、揣摩人物特征,一字一句地推敲、练习台词,舞美设计人员也奉献出了专业和敬业精神。最终,宏湖蛤蟆嗡剧团演员吕昭明被选定扮演武训,并与创作团队一道,进行了传统剧种的创新。
吕昭明今年39岁,莘县人,自小喜欢戏曲,主攻豫剧须生。多年来,命运随戏曲发展起起伏伏,一直舍不得离开舞台。豫剧改蛤蟆嗡一开始还真难住了吕昭明,蛤蟆嗡比豫剧调低不少,使劲压低嗓门让唱惯了豫剧的吕昭明难以接受。好在一个月后,他适应了。在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展演中,《武训舍情》在济南上演,剧中武训与桃花、梨花、杏花三个女人情感纠葛,矛盾冲突均相当剧烈,都被吕昭明用戏曲形式表现得立体丰满,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武训被吕昭明塑造成功。《武训舍情》的成功,使观众感受到了地方戏更具现代气息的新貌,“传统”与“新意”有机结合,让濒危的地方戏焕发出鲜活的艺术魅力。这其中,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和主演吕昭明都功不可没。
◆武训扮演者吕昭明(右)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朱海波本报通讯员曹先涛李金贵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冠县兰沃乡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
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