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聊城 今日临清 今日阳谷 今日莘县 今日茌平 今日东阿 今日冠县 今日高唐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今日高唐 > 正文

让楹联走进百姓生活 高唐创建全国楹联文化县掠影

来源:聊城日报 2020-12-01 20:21   https://www.yybnet.net/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邹辉通讯员杨立元

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样式,其内涵悠远深邃,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中国文化的天空,灿烂出彩。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则是一座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品位、文明程度等方面实力的综合体现。

身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高唐,文化灿烂,文风炽盛,文化底蕴深厚。在创建全国楹联文化县过程中,高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书法艺术嵌入其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打造楹联文化圈。如今,无论身处美丽乡村,还是和谐校园,拥有新时代特点和内容的楹联随处可见,全县楹联文化氛围空前浓厚。

楹联进村庄 文明新风尚

“贤妻居家绘锦鲤,丈夫外出谋大业”“三声笛响万元进,千里路程一日还”……走进高唐县琉璃寺镇秦庄村,几乎每家每户大门两侧都悬挂有内容不同的楹联,融入书法艺术的字体镌刻在红色木板上,成为点缀村庄的靓丽风景。

秦庄村是山东省楹联文化先进村,楹联文化氛围浓郁,人人爱楹联,户户写楹联,村民们自觉把这一传统文化赋予浓厚的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村庄的品位,滋润着村民的精神生活。农民画家秦秉忠以画锦鲤而远近闻名,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依然笔耕不辍。尤其担任高唐县楹联学会主席职务后,为推广楹联进村庄工作废寝忘食,发挥着余热。

新的时代应有新的文化气象。融入汉语言文化的楹联,不仅具有形式的美感,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为推动村庄的楹联文化创作,传承好家风,传播正能量,秦秉忠组织村中书法爱好者,根据每户村民的职业特点和为人处世的口碑,分别为其量身定制了楹联作品,并悬挂在门口。村民任长河自掏腰包4万多元助学、修路,支持家乡发展,秦秉忠专门创作了“建大院修碑亭情系乡亲,修小学安水管心牵故里”的楹联,悬挂在其家门口,予以赞扬。村民秦秉国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秦秉忠为他挂上“惟勤惟俭树家风,亦农亦副兴大业”的楹联,以示点赞。村医杨红伟医术高明,道德高尚,秦秉忠则送出“用精湛医术治疗身体疾病,以满腔热情服务父老乡亲”的楹联,号召村民向她学习。

“小小一副楹联,是对每户家风最精准的凝练。”秦秉忠说,目前,秦庄村186户村民都已拥有这样的家风楹联,大家伙都以此为“镜”,找差距,弥不足,比学赶超氛围愈发浓烈,纷纷争创五星文明户,做爱国爱家的楷模,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楹联进校园 国学润心灵

“复兴路上自强不息教育塑精彩,追梦途中砥砺奋进幼苗成栋梁”。走进高唐二中,悬挂于办公楼下的一副楹联,由该校校长尹延军亲自撰写。他将“自强不息,修身成才”的校训巧妙融入楹联之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墨香楹联弘远道,首善集贤养正心。为让楹联文化真正走进校园,高唐二中向全体师生征集办公楼、餐厅、宿舍楼、艺术楼等主要建筑入口处楹联,同时组建学校楹联文化连廊,将名胜联、名人联、谐趣联以及学校师生撰写的佳联张贴,让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文化色彩。

高唐第一实验中学开发了楹联校本课程,编辑印刷了楹联知识读本,在传统文化、综合课程和语文课堂上进行楹联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楹联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题材小、受众多、传承广,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唐县教育系统始终重视楹联文化建设,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楹联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学楹联、写楹联、传楹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高唐县尹集镇:一斤玉米槌儿多卖5分钱

“今年,俺能多收500元左右,这多亏了宗壮啊。”10月5日,在高唐县尹集镇四新村的地头上,三轮车正装载着黄色的大玉米槌儿,...

高唐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让楹联走进百姓生活 高唐创建全国楹联文化县掠影)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