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兆锋孙亚飞
河水清清,桥头,一树白色的槐花开得正香。旁边的麦田里,绿油油的小麦正在抽穗扬花。
“现在村里的浇地问题解决了,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李春贺,自己拿钱给我们挖河。原先浇地需要二级抬水,我流转的100亩地,从农历正月十一开始浇,得2个月才能浇完,现在水通到地头了,几天就浇完。这个80后的村支书,有干劲,乡亲们服气!”5月7日,高唐县杨屯镇司家洼村村民李法政说。
38岁的李春贺是司家洼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杨屯镇第一个80后村党支部书记。他退伍后在县城务工多年,2017年底村里党支部班子换届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为此,他毅然辞去了原本体面的工作,回到村里,决心为乡亲们做些事情。
李春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贴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口,24小时开机,随时听取乡亲们的意见建议。许多乡亲反映浇地难。“村里681亩地,从来没有彻底浇透过。有的人家几亩地,10天也浇不完,平均一亩地要花50多元。”村里老党员李金忠说。
司家洼村有条东西沟从村里经过,但由于地势高,且常年未清淤,长满了杂草,沟子里早就没了水,常年来百姓只能到邻村河里抬水浇地,哪能供得上681亩地的需要。
村民们都以观望的态度,看着这位书记如何点燃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李春贺决定第一把火先挖河,解决村里的灌溉难。
村集体没钱,拿不出来钱雇挖掘机挖河引水。几天都没睡着觉的李春贺做了一个决定,“浇地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既然没钱挖河,俺就自己拿!”并没多少积蓄的李春贺,自掏腰包拿出两万余元雇来挖掘机,对村里河沟进行清淤深挖。顶着清明节的大北风,他在现场盯着施工。
挖出5000多立方米淤泥,5天时间疏通了河道,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周边4个村也跟着受益。施工完毕,李春贺患了重感冒,嗓子沙哑,好几天说不出话来。
“现在浇地,省时省力省油省钱,平均浇一亩地只花24元。”李金忠说。
李春贺的第一把火,引起乡亲们纷纷点赞。“个人出钱,给老百姓办实事,凝聚人心。要是书记能想方设法解难题、办实事,群众的日子就会越来越有奔头。”李法政说。
“下一步俺打算搞大棚种植,引导村民发展规模化特色种植和生态休闲农业,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李春贺说。他已经带领村民代表去莘县考察香瓜种植,准备引进香瓜种植,带领乡亲们致富。
新闻推荐
聊城开展实施儿童免疫规划40周年系列活动专家现场答疑,普及预防接种知识
本报聊城4月25日讯(记者凌文秀通讯员张侃)今年4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更是我国实施儿童免疫规划40周年。为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
高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