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子强
本报通讯员 邓彤彤
“早晨摘完黄瓜,4个小时后就能到达北京的大超市,黄瓜上还带着大棚里的露珠哩。"2月12日,北京首农生鲜超市工作人员倪付泉又一次来到高唐县梁村镇西张村,这里有与他合作的22个扶贫菜棚。
梁村镇多为盐碱地,种植蔬菜没有明显优势,但该镇创新思路,借助上级扶贫资金,建成了22座高效集约蔬菜温室。扶贫棚出租,把租金分给贫困户。“这些菜棚我一个人承包了。"承包人是今年38岁的房广厚,他原来从事化肥销售工作,与蔬菜种植一直打交道。“国家一直重视农业,十九大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进军农业没错。"对农业发展前景的看好,又赶上梁村镇出租扶贫大棚的机会,房广厚毅然放弃了销售工作,当起了新农民。
22个大棚占地80亩,土地租金一年13万元。每个棚内部长80米,宽10米,钢架式结构。刚建好的棚是“毛坯房",还需要接电线、安装智能放风机、铺设水肥一体化水管等,每个棚还需要再投入3万元。
对于种菜,房广厚是个新手。市农委请来了聊城大学的教授来讲课,他从不缺席。高唐县农业局的蔬菜专家下乡指导,他一定参加,翻阅蔬菜栽培技术、上网与同仁交流更是每天的必备内容。他还专门到寿光进行学习考察,结合市场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去年10月开始,22个大棚陆续种上了黄瓜、西红柿和豆角。
品种选得好,管理也要跟上。房广厚聘请了多名技术人员,并让他们带领几十名村民管理这些蔬菜。这些村民多数在50岁到60岁之间,不能外出打工,就在棚里负责打杈、吊秧、落蔓、浇水、采摘等工作,每天能挣四五十元。
房广厚特意选用黄腐酸肥料。黄腐酸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水溶性也好,能提高营养利用率。他还购置了“非农药作物杀菌器",利用臭氧进行物理杀菌,进一步提高了蔬菜品质。
由于之前的职业是销售,房广厚深知销售的关键作用。通过积极运作,他的菜直接销往北京首农生鲜超市和上海的大超市。拿目前上市的黄瓜来说,一斤达到了3元多。“一个棚占地1.1亩,能产黄瓜五六万斤,按照1元来算,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
扶贫棚给房广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梁村镇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棚的租金全部用于帮扶全镇8个省定贫困村的111户贫困户,目前第一批资金已经发放下去。在菜棚打工的人员中,还有三名贫困村民,平均月收入在800元。“今年过年舍得吃、舍得穿了,吃的、穿的、用的买了满满一三轮车!"最近花1500元买了辆二手电动三轮车的贫困户张传文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孙亚飞本报通讯员赵永斌董曌1月29日,在高唐县杨屯镇老君堂村办公室内,一位“特殊”的党员正带领大家在村党支部换届前重温入党誓词。他就是被称为“自行车书记...
高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