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高唐新闻 > 正文

全国平均每6天就有一个孩子因家暴致死棍棒下面出虐子□本报记者 胡磊

来源:济南日报 2014-12-02 16:56   https://www.yybnet.net/

2013年前6年间,媒体报道的儿童受暴案件中,对忽视、精神暴力两种形式关注甚少。

山东聊城市高唐县清平镇一名仅有11个月大的女婴身体内被扎入12根针,2014年10月底,此事引起全国轰动。

近期频发的儿童被伤害事件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这些仅是针对儿童暴力事件的冰山一角。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根据媒体报道的统计,2013年前的6年间,仅来自家庭内部的暴力事件,全国共发生697例,其中359个孩子死亡,平均每约6.1天就有一个孩子因家暴致死。

与这一触目惊心的数据相对应的是,目前我国的儿童保护工作,在法律制度、工作体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1现 状全国每6天就有一个孩子因家暴致死

2006年,联合国进行了一次全球针对儿童暴力的研究。研究显示,全球有80%—90%的儿童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这其中有1/3或更多的儿童经历着非常严酷的体罚。研究还表明,身体虐待是一种常见的针对儿童暴力的行为,但绝不仅此一种,其他形式的暴力还包括情感暴力、性暴力、忽视。针对儿童的暴力行为发生在多种场合,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各种儿童机构和社区。

上述数据让张雪梅痛心疾首。身为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的她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知名专家,曾深入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的编制工作。张雪梅告诉记者,作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共同提案国和缔约国之一,我国沿用了该公约中的对“儿童”的定义,即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中提到的“儿童”,指的是不满18周岁的公民,上述数据采用的也是这一定义。

目前,中国还没有全面、代表性的数据来说明针对儿童暴力行为的状况。早在2005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北京大学陈晶琦教授对陕西、广东、浙江、湖北、黑龙江、北京6个省市3577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针对儿童暴力是一个普遍现象。每一个教室里,就会有1—2名学生遭受过严重的暴力行为(包括身体、精神和性暴力)。

张雪梅所供职的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曾发布《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查与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在对2008年至2013年媒体报道的697例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的统计发现,6年间有359个孩子因家暴死亡,平均每约6.1天,就有一个孩子因家暴致死。2原 因暴力管教意识根深蒂固

数据之所以如此触目惊心,在山东省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张行进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父母和教师等暴力管教的意识根深蒂固,还保留着“棍棒下面出孝子”的传统观念误区。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体罚一下是可以的。大多数人对暴力的理解不准确,认为程度严重的伤害才算暴力,在全国媒体对儿童遭受家暴的报道中也会发现,这些案件主要涉及的是身体暴力和性暴力两类,对另外两个方面——忽视和精神暴力,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言语上对儿童心理的伤害、家长因工作过忙等原因对孩子疏远关爱等常见的形式,也属于一种针对儿童的暴力。

通常情况下,受到暴力的儿童是不会站出来自我保护的。而目前,社会大众并未形成报告意识,往往认为发生在学校、特别是家庭里的针对儿童暴力现象,是内部的事情,他人、社会和政府没有责任去干预,使很多本可避免的惨剧发生。

对于受到暴力的儿童来说,危害不仅体现为直接的身体或心理创伤,而且会影响其以后的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严重危害可以导致儿童出现终身的社会、情感和认知障碍以及危及健康的行为。

《针对儿童暴力发生率和后果》东亚及太平洋报告指出,所有形式的针对儿童暴力都会造成受害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抑郁,包括自我伤害、自杀倾向、试图自杀、过早开始吸烟、酗酒和吸毒;施暴者的行为很多是因为其儿童时期经受虐待或忽视的结果。3挑 战立法等多方位缺失

2013年4月28日,广州一名12岁女孩在被家长殴打后急性腹膜炎发作致死,而在此前长达七八年的受虐过程中,女孩表现出种种异常,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解救、上报。

谁来发现?什么情况下以及谁可以把孩子带到安全的地方?怎么来拯救这个家庭?司法干预何时、如何介入……在张雪梅看来,虽然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大量司法解释中涉及保护儿童权利的内容,都成为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在司法领域保护儿童权利的重要依据,但因法律制度、工作体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缺失,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法律制度上,没有专门的独立的法律,来给儿童虐待和忽视准确定义,规定系统的案件预防、发现、报告和干预与处理程序,规定强制报告制度,规定多部门联动预防和干预虐待忽视行为,规定监护权转移等等,就无法真正保护儿童免遭虐待和暴力。现有法律政策框架对儿童保护的突破不够,《未成年人保护法》缺乏可操作性,原则性太强,工作中很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现有的资源分配和儿童保护需求难以有效对接。资源分配存在不平衡和滞后性,后期救助大于前期预防和家庭服务与支持。

在工作体制上,政府儿童保护与福利部门的缺失,导致儿童保护制度缺少一体化和系统化设计。

在社会服务方面,服务体系是预防和应对儿童虐待和忽视行为的最有效方式,但目前中国儿童保护缺少配套的专业社会服务,由于缺乏专业社会组织、缺乏大批专业的社工和心理咨询师,无法在社区内提供有效的服务来预防虐待忽视儿童行为和支持受害儿童及家庭。4进 展反家暴热线等日趋完善

面对多方位缺失的现状,张雪梅认为,降低发生针对儿童暴力事件,需要通过宣传和严格执法,增强社会的儿童权利保护意识,扭转公众态度,使暴力行为无处可匿,从根源上杜绝暴力行为的发生。设立专门机构为家庭、父母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儿童应对风险和挑战,增强儿童本身对反对儿童暴力的意识和能力。由社区进行监测和筛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

让张雪梅感到欣慰的是,眼下,关于儿童保护的诸多工作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反家暴立法已经纳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处理家庭暴力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民政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意见,而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也在儿童保护方面有所涉及。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全国妇联、妇儿工委和民政部合作,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和应对针对儿童暴力和忽视行为的模式。比如在云南华宁开展的社区儿童保护联动机制的试点,儿童友好家园社区儿童保护机制,和民政部的儿童保护试点等等。

2011年—2013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全国妇联,利用3年时间开发了12338反家暴服务热线,目前,该热线已经在全国3000多个县及以上行政区域铺开,相关的培训工作也将陆续开展。

新闻推荐

高唐“四网”并行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去年以来,高唐县公安局结合正在开展的“五必进,七必访”创满意活动,着力构建矛盾纠纷调解联动、预警、 化解、 保障四张网络,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有效减少了...

高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敬老院里好舒心2015-01-14 17:32
猜你喜欢:
评论:(全国平均每6天就有一个孩子因家暴致死棍棒下面出虐子□本报记者 胡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