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打造特色产业新优势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旧动力转换,培植壮大产业集群。研究实施大企业发展战略计划,每年筛选出强企业,建立区级领导包挂项目责任制,在土地、融资、人才、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滨化、高信化学等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和科技研发,打造新材料基地;支持中沥、友泰等企业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打造全国驰名的新型油化工基地;支持亚光、华纺等企业强化品牌创建,打造全国知名家纺基地;支持北汽江森、亚泰雅德等企业拉长产业链条,集聚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黄河三角洲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支持中裕、隆达等企业全产业链优势,打造辐射全国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互联网+、育苗扶壮工程,着力培植一批小而专、小而精的民营企业群体,力争年均新增私营企业户,加速形成独具滨城特色的集群经济。到年,努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家,全力打造化工产值过亿、纺织产值过亿两大产业集群。
大力扶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和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为主导的“四众”模式,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潜力。按照“大企业抓自主研发,中小企业抓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转化先进科研成果。今年,引导5家规模以上企业与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十三五”末达到家。
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配套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全力建设“五个中心”。发挥市辖区金融机构密集优势,建设立足滨城、辐射周边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高起点规划铁路、煤炭等“四大物流园区”,建设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发挥滨州万达广场、颐高国际电商产业园等高端城市综合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区域商贸流通中心。培育铂金时代、清怡国际等新兴千万元级税源楼宇,建设区域总部经济中心。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好“沿黄休闲、河湖风光、杜氏文化、红色基地”四张名片,建设区域休闲旅游中心,全力提升城市服务的价值和品位。
突出高效生态主题,围绕“两河”流域建设特色农业长廊,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打造周边地区的“养生休闲地”“旅游目的地”“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投入建设,发挥中裕、隆达等重点龙头带动和全产业链的发展优势,壮大农村合作组织,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坚持以,突出抓好京津冀优质蔬菜供应基地、“粮林果蔬”4个万亩片区、黄三角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倾力打造京津冀的绿色优质“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提升农业品牌。加快建设黄河主题公园、沿黄骑行绿道等基础设施,全力建设沿黄现代农业“金腰带”。以智能化模式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形成接二连三、隔二连三融合发展新模式,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大力实施“以企招商、以商招商”战略,按照“引进一个项目,提升一个产业”的思路,分产业、分领域制定招商计划,面向世界强和国内强企业,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做强产业链终端。鼓励企业通过上市、股权挂牌、私募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以城乡统筹为抓手
打造协调发展新优势
按照高标准规划,特色化建设的战略取向,委托全国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搞好城市规划设计,努力把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加快建设品质滨城建设。围绕老城改造、东区开发,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海绵城市,全面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工程,突出抓好交通、能源、供气、供热、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加快城市建设。巩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抓实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现对城乡的精准精细管理,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加快建设东部新城。围绕德大铁路公铁客运枢纽中心建设,重点引进城市综合体、商贸服务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加快建设东城中学、北城英才新校,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推进高铁片区开发,全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突破东区基础设施配套,抓好“一海五湖”六个湿地公园建设,高标准建设改造黄河十四路、渤海二路、渤海五路等城市骨干道路,加大对供热、供气、管网、绿化、水系等设施投入,全面提升东区建设管理水平。抓好“六大片区”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确保年前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推进滨州工业园区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省级一流经济园区。对接服务京沪二线、济滨城际、沾临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放大城市发展空间。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按照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人力等优势,打造地域品牌。三河湖镇发挥全国重点镇和自然生态优势,打造江南风情的休闲小镇。杨柳雪镇突出承接市区辐射和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宜居的红色小镇。秦皇台乡抢抓铁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机遇,打造物流带动型商贸小镇。滨北街道挖掘凤凰古城底蕴,发挥杜受田故居辐射带动力,打造古韵风情的文化小镇。
以民生改善为目标
打造共建共享新优势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
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始终把***、精准脱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决做到对扶贫资源精确配置,对贫困户精准帮扶,对贫困人口精细管理。今年,在实现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扶贫长效机制,采取转移就业、产业扶持、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等途径,织密社会兜底保障网,持续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切实增强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确保全区同步全面进入小康。
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让每个劳动者都能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就业岗位。全力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居民市民化、农村就地转移人口市民化,让他们都能在滨城实现自己的“创业梦”、“致富梦”。
持续投入破解民生难题。每年确定一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关注难题,提升为民服务中心水平,形成功能齐全、内容丰富、范围覆盖城乡的为民服务体系。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投资亿元,新改建中小学处,解决城乡近3万名孩子的入学难题。实施“初中进城”工程,建成容纳名学生的东城中学。投资3.6亿元,建成容纳名学生、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推进综合医改,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打造健康滨城。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和省级食品安全城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加快推进改革进程,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好土地、财政、金融、价格等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教育、卫生、养老、就业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滨城改革模式,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
优化环境打造新优势。加快建设生态家园,加大新立河、秦台干沟水体治理,实施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人工湿地建设工程。推进滨州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争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巩固扩大林水会战成果,全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继续深化“1+1”警务助理工作,突出抓好积案清理处理、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治理、网络环境治理、信访秩序治理,确保全区和谐稳定。打造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怀周祠、杜受田故居、乌龙塘等政德教育基地作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四德”建设深入展开。打造高效便捷营商环境。创新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和审批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全市审批流程最短、时间最快、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一流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高地、百姓的福地。
“决胜全面小康,全面走在前列,必须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只争朝夕,大干当前,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努力做到综合实力更加强劲、改革红利更加普惠、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社会文明更加进步’六个更加\’,绘就滨城发展美好新蓝图”张宝亮说。
新闻推荐
“扶贫在行动”公益助学20名大学生 他们将各获2000元助学金
本报济南9月1日讯(记者范佳)大学开学临近,作为齐鲁晚报“扶贫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的一部分,本报联合平安人寿共同发起的“公益助学圆梦”行动已经截止。半个月来,我们倾听了众多寒门学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