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希伟 本报通讯员 刘加明
韩千江,这个80后种粮大户,自2014年投身农业以来,个人流转土地越来越多,从最初的100亩迅速增长到800亩,成为茌平县乐平铺镇有名的种粮大户。2015年,韩千江创办了“茌平县三分地农业专业合作社”,4年多时间下来,合作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三分地产出万吨粮”成为当地百姓对韩千江和其创办的这家合作社的褒扬。
3月1日,乐平铺镇大韩村麦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们正在忙着浇地、施肥。“这100亩是2014年流转的,当时这片地连续两年遭遇涝灾,村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幅降低。”韩千江指着村东一片麦田介绍说,流转这片土地之后,自己干的头一件事就是挖了数百米的排涝沟,彻底解决了这片农田的排涝问题。此后,他还打了3眼机井,从而使这片涝洼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丰产良田。
流转土地头一年,韩千江赚了10多万元。“之前在县城工厂上班时月收入四五千元,没成想回家种地收入竟然实现了翻倍!”良好的收益让韩千江更加坚定了投身农业的信心。2016年,他又流转土地100亩,并与山东省农科院专家联系,规模化繁育“邢麦—6”优质粮种,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2017年,他从河北藁城引进“藁优5766”,开始种植优质麦,并通过精选和包装,使一斤优质麦的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四五毛钱。
连年丰产增收,韩千江的个人收入不断增加。“个人富了不算本事,带动全村群众共同致富更有意义。”韩千江开始思考如何带动更多村民致富。2015年,韩千江创办了合作社,采取统一购买粮种、化肥和农药,统一销售的方式,带动100多户周边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只用了几年功夫,合作社土地流转规模就扩大到3000亩,拥有小麦联合收割机3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台、大型旋耕犁5台,合作社固定资产超过100万元。
让韩千江高兴的是,很多入社村民的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村民王洪春加入合作社后,不仅享受到了合作社提供的机械化耕种服务,而且还在播种、施肥等方面节省了很多费用。“平均每亩地能够节省费用200元,我这60亩地每年节省12000元的支出!”据统计,截至目前,“三分地”合作社为入社村民增收200多万元。
韩千江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我都会认真学习,我想第一时间了解党和国家在发展农业方面的新举措。”韩千江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发展优质饲料草料生产等,给今年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今年,合作社计划种植100亩油葵,并加大青贮饲料生产,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有所作为,力争带领更多村民实现收入翻番的梦想!”
编辑点评:丰产如何带来丰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聊城市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他们预研市场、钻研技术,建立起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带领广大农民鼓起了“钱袋子”。
新闻推荐
年轻人留村,棚里种“斜香椿” 解决了大棚香椿竖着种“长不开、采摘难”难题
李树朋在香椿棚里。在茌平县菜屯镇林场村,从元旦到现在,有十几户人家每天凌晨四点就准时钻进温室大棚。一直到早...
茌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茌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