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希伟本报通讯员刘明明刘加明
“明日上午,请送40斤草莓到聊城市海德公园,到了之后联系我。”“你好,请再送7筐奶油草莓吧,地址是聊城市柳园路浪漫丽人珠宝店。”
……
1月9日下午,吴前远的手机上,一连串来了好几个订单。“这些都是老客户,他们去年开始就通过微信订购草莓,这不看到我在朋友圈里发的信息后,立即就下订单了。”说完,吴前远就拿起一个红色的果篮,一猫腰钻进草莓大棚里,开始为客户采摘草莓。
进了腊月,吴前远种的两棚草莓就开始上市了。有了去年采摘游的经验,吴前远今年心里很踏实。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草莓上市的消息,并让亲朋好友帮忙转发。与此同时,他还从网上订购了专门供采摘游客使用的果篮和保鲜膜,为即将到来的采摘高峰做准备。“周六周日的时候人会多一点,最多的时候能有四五十名采摘游客。”吴前远说,“另外学生放寒假后,大棚里几乎天天爆满。”
今年29岁的吴前远是茌平县乐平铺镇南大吴村人,他的本职是韩集镇一家饲料厂的销售员。2017年8月,经过多方考察,吴前远投资20万元建起了两个高标准大棚,建成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农场。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引进并种植了奶油草莓和桃熏草莓两个品种,并购买了两箱蜜蜂用来帮助授粉。当年12月中旬草莓上市后,吴前远联系了周边几所学校的相关负责人,成功组织了多场采摘活动,使南大吴村草莓采摘逐渐打出了名号。“每个大棚一年可以产3000斤草莓,两个大棚一年可收入10万元。今年就能回本了!”吴前远说,能够看到投资回本当然高兴,但是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阳谷和东阿都有规模较大的草莓种植专业村,在带农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也想通过示范带动,带领更多村民发展草莓种植,让草莓产业成为南大吴村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一年之计在于春,年初是农商银行开展业务的关键时期。春天行动开展以来,茌平农商银行严格贯彻执行省联社党委“123456...
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