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殿举“东阿的驴,茌平的兔。”是流传在聊城市养殖行业的一句顺口溜。其中兔指的就是茌平县肖庄镇小高村汇富农牧养殖基地的肉兔养殖。自成立以来,短短两年时间内,汇富农牧就发展成种兔存栏2万只、年产肉兔80万只的龙头养殖企业,肉兔养殖也迅速成长为当地富民兴镇的重要产业。
近日,记者采访了汇富农牧总经理韩守岭,他的话铿锵有力,满含浓浓的乡情:作为土生土长的茌平人,就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多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把兔子养殖这个产业做大做好,带领更多乡亲走上富裕路。
回乡创业迅速崛起
一参加工作就在畜牧部门,后来又转行做饲料,30年的从业经历让韩守岭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也形成了自己对养殖业独到的认知:无论是养殖方法还是饲料配方,养兔都要比养鸡和猪落后至少10年,兔子养殖产业潜力巨大,市场前景看好。2015年,韩守岭在四川绵阳建设了第一个养兔基地。之所以选择绵阳,是看好川渝地区每年消费2亿只兔子的巨大市场,当年企业就收回了成本。
初战告捷,韩守岭又把目光投向家乡。在茌平县财政局和肖庄镇政府的努力协调下,2016年,汇富农牧养殖基地落户省定贫困村肖庄镇小高村,占地60亩年产80万只商品兔的标准化肉兔养殖场拔地而起。
全封闭的现代化兔舍,精准配比的饲料,精确的养殖规划,连兔箱铺设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在小高村,记者看到的汇富农牧,是与印象中的传统养兔模式完全不一样的现代化养兔基地。
韩守岭告诉记者,养兔关键是技术,只有保持技术始终处于领先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为此,在肖庄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汇富农牧不断开展科技攻关,从营养学的角度,通过对不同原料进行测算对比,选取最具营养价值的饲料配方,大大提升了兔子的成活率和料肉比。2018年,汇富农牧又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联合组建山东兔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五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目前企业的摸黑养殖、光控发情、同期人工受精等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在兔养殖行业遥遥领先,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法宝。
扶贫助困造福乡里
“在这里我一月能拿2000多元,干的活还不累,很知足啦。”60多岁的胡大爷在汇富牧业打工,负责兔子粪便的打扫和清理,目前,像胡大爷这样在汇富牧业打工的有50多人,大多是小高村和附近村的贫困群众。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的支持,韩守岭表示,从企业建设之初,他就确立了兴企扶贫的企业发展目标。“有了汇富农牧,俺小高村的贫困群众都变成了‘三金农民’。”小高村党支部书记高化金高兴地说。
高书记说的“三金”是指租金、薪金和股金:汇富牧业建设兔舍,是流转村里的土地,每亩地每年1000元租赁费,这是租金;村里群众到企业打工,每月有工资,这是薪金;此外,为解决资金问题,汇富农牧利用富民农户贷贷款一百多万元,村里22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因此可以分到3000元,这是股金。
不仅如此,2016年初,韩守岭成立天宫肉兔合作社,统一按标准建设兔舍,统一提供种兔,统一技术,统一配料,统一收购,一栋兔舍容纳600多只种兔,投入20万元,两年收回成本,吸引了肖庄镇及周边乡镇30多户养殖户加入进来。
如今,在汇富农牧的带动下,小高村的贫困户都有了固定收入,顺利实现了脱贫。“村民高吉鹏从小患有婴儿瘫,生活条件很差,韩总免费给他提供100只种兔,让他养起了兔子,日子慢慢好过起来,去年年底盖上了新房。”高化金笑着说,“这不,今年他还张罗着让人给介绍对象呢。”
发掘兔文化拓展兔产业“兔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不光是养殖,像观赏兔、兔文化等,还有很大潜力可挖。”随着汇富农牧的发展,韩守岭有了新的考虑。
韩守岭的想法与肖庄镇政府的规划不谋而合。肖庄镇党委书记王克森告诉记者,汇富农牧的发展,为肖庄镇提供了一个产业基础,依托兔产业,肖庄镇把兔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挖掘更多的农村传统文化,不断扩大旅游内涵与外延,全力做好做大“产业+旅游”这篇文章。
2018年,中国兔文化博览馆在小高村建成,这是全国唯一以兔为主题的旅游互动项目。博览馆分为科技文化主展馆区和互动体验区,主展馆占地3000平方米,采用现代设计手段,设有兔文化展示、产品展销、农家特色等项目,而在互动体验区,以活兔展示为特色,汇聚了世界上100多个品种的观赏兔,并通过传统散养、半散养、圈养三种方式,全面展示兔驯化和养殖的历程,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尤其受到孩子们的热烈追捧,如今这里已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最喜爱的课外科普基地。
“养好养大兔子,实现企业兴旺,带领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为家乡发展作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是我最大的心愿。”韩守岭这样说。
新闻推荐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 提升群众知晓率 韩集乡: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本报讯自高新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开展以来,韩集乡高度重视,积极行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创建氛围,提...
茌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茌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