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晨雯本报通讯员 刘 芳
“我们生产的收纳箱常常供不应求,远销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茌平县洪官屯镇洪屯村村民刘先丽说。11月4日,在刘先丽的库房里,只见工人们正在对即将发货的产品进行最后的检查,一摞摞折叠好的收纳箱摆放十分整齐。
34岁的刘先丽曾在大连海事大学攻读英语专业。2007年毕业后,他成为一名海员,经常出海美国、新加坡等国家。2011年回乡探亲的路上,刘先丽不幸遭遇车祸。这场车祸差点夺走了他的左臂,也使他无法继续从事海员工作。经历了一年的康复锻炼后,刘先丽决定创业。
刘先丽利用自己从事海员工作时积累的人脉资源,以及英语专业优势,在考察市场后,决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收纳箱制造行业。从2012年找别人代做产品开始,到如今,刘先丽已拥有两家自己的加工厂,生意越做越大,一个月订单能达八万个。“去除材料费、人工、运费等成本,一件收纳箱的纯利润在一元左右,一个月能盈利七八万元。”刘先丽估算出整体的利润。“我们主要有订单销售、代加工和直销三种销售方式。”刘先丽介绍说,他和美国、英国的一些公司签订了至少10年的合作合同,每月按照国外客户的具体订单数进行生产。同时,也会接国内的代加工订单,自己也有专门的客户,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销售。
为满足客户的多元高层次需求,刘先丽力求将收纳箱做得更为精致。“有质感的麻布包裹在隔板外围,镂空的提手更显大气,折叠非常方便。”刘先丽认为质量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他生产的收纳箱外观精美、质量上乘、花色多样,在西方国家非常走俏。随着工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刘先丽也热衷于扶贫事业,为50余名留守妇女、老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开发区广平乡高度重视,积极部署,高质量开展各项工作,力争本辖区创城工作迈上新台阶。调优状...
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