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现如今,行走在高新区的各个角落,田间巷陌干净素雅,池塘沟渠明净如镜,原来的杂乱无章变得洁净清爽,原来的一池浊水变得一片澄澈,原先的“灰头土脸”变得“清秀灵动”。在高新区,一场早已开始的“环境革命”刷新了“城市”的颜值。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今年以来,高新区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深入抓好减煤工作,全面巩固禁燃成效,计划推广煤改电、改气 3500户以上。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不低于 20%。持续抓好扬尘治理,深入落实“路长制”,抓好路域环境整治,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抓好煤炭、渣土、砂石料等运输车辆管理,引导大宗货物通过铁路运输。深入抓好清洁生产,强化重型柴油车管控,严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持续巩固了燃煤锅炉取缔和“散乱污”企业整治排查成效,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联防联控,严格控制扬尘污染。
持续抓好水污染防治,深入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坚决查处“八乱”现象。确保城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严格养殖区域规划,引导建设规范化养殖厂房,防止养殖业污染。全面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清除黑臭水体。落实“河长制”“路长制”,形成合力治水治路的工作局面。
北方农村实现清洁取暖,有助于大幅度降低冬季供暖燃烧形成的PM2.5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改善北方冬季雾霾现象,并降低北方地区的化石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高新区全面推进清洁取暖工作,2018年全区清洁取暖总任务为3400户,其中电代煤 2619户,气代煤 781户,涉及村庄共 14个。截至目前,改造户数已全部完成,其中电代煤完成2888户,超额完成改造任务。
乡村美才是真的美。高新区大力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许营镇以西瓜特色小镇为主题,韩集乡以绿色休闲农业为主题,顾官屯镇依托沉沙池湿地公园,建设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大力改善路水电气暖讯房等基础设施,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抓好 1个省级示范村、1个市级示范片区和21个区级示范点建设,力争到2020年 80%以上的村庄达到省级美丽乡村标准。
□记者 王培源通讯员 楚诗韬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薛蓓蓓“养老机构看不了病,医疗机构养不了老”。一直以来,有生病老人的家庭面临着两难。为破解这个难题,聊城市积...
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