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希伟本报通讯员刘明明许磊
初冬时节访胡屯,徒骇河畔果飘香。经过两三年时间的发展,茌平县胡屯镇沿徒骇河打造的林果产业带终于迎来丰收的喜讯。10月31日,记者走进胡屯镇一个个果园,探访该镇林果产业的发展轨迹,并与果农一起分享了丰收的喜悦。
“映霜红”桃子迎来采摘客
“微信支付收款到账48元”“微信支付收款到账26元”……记者刚来到娄庄村桃园,就听到果农王锐随身携带的手机不时传来语音提醒。“10月17号开园采摘,只十几天功夫就收入五六万块钱。这桃子是映霜红品种,成熟晚、甜度高、耐储存,广受采摘客的好评。”王锐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摘下一颗桃子,用手简单擦两下之后就往嘴里送,“我这桃子没打过药,放心吃就行!”
这片桃树是2016年种下的,今年头一年挂果,一棵桃树大约能产桃子40斤。10月中旬,桃子成熟后,吸引了大批来自聊城、高唐等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采摘。“这里的桃子口感特别好!”来自高唐县赵寨子镇的采摘客刘世兴告诉记者,“这是我今年吃到的最好吃的桃子!”
在王锐看来,桃子好吃不仅是品种好,也得益于山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专家的精心指导。“前几天研究所的刘伟博士还来过呢,手把手教俺如何做好冬季果树的修剪,以及何时浇灌封冻水。”王锐说,“有了专家指导,俺们种果树没了后顾之忧,大家伙种果树的热情可高了!”
胡屯镇分管林业的副镇长白成彬告诉记者,为了打消果农对种植技术方面的顾虑,胡屯镇政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定期前来指导。专家团成员从果树修剪、施肥、浇水等方面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让果农们受益匪浅。
一亩果树收入八千块
在河西刘村党支部书记刘以奇的果园里,红红的苹果挂满果树枝头。“这是晚熟的富士苹果,今年也是头一年挂果,亩产大约2000斤。”刘以奇介绍说,“今年高温时间过长,对膨果造成一定影响。虽然苹果个头不大,但是由于糖分大、品相好,所以销售情况还不错,亩均收入也达到了3000元。”
种苹果树头年挂果就实现了亩均收入3000元,这样的成绩在刘以奇看来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李石村党支部书记龚立常的眼中,这样的亩均收入实在算不了什么。“我这3亩多桃树,亩均收入差不多8000块钱,应该是胡屯镇效益最好的桃园。”龚立常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到了盛果期,如果不遇到灾害性天气的话,一亩果树收入1万元应该不成问题!”
今年春天,胡屯镇出台了果树种植补贴政策,李石村果树种植面积一下子从几十亩增加到200亩。现如今,看到龚立常种果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张美军、李桂江等村民也正在准备流转土地,明年也要种桃树。“俗话说‘一亩果园十亩田’,现在村民对种植果树的经济效益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预计明年村里果树种植面积还能扩大100亩。”龚立常说。
千亩林果托起产业富民新希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打造一个带动能力强的富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胡屯镇镇长徐鹏对林果产业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下一步,胡屯镇将继续探索果农增收的新路径,通过打造精致品牌、拓宽销售渠道等,推动林果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胡屯镇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以建设“森林乡镇”为契机,坚持发展“绿色、高效”产业,在徒骇河西岸流转出土地2000余亩地,积极发展林果产业。现如今,一条集休闲、旅游、采摘于一体的林果产业带初现雏形。该镇把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作为帮农致富的重要途径,坚定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多次组织党支部书记、合作社带头人前往泰安、青州、栖霞、深州参观考察,并邀请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专家定期来为果农传授种植技术,为林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沿徒骇河西岸打造的千亩林果产业带,正在成为胡屯镇一张产业富民的闪亮名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自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启动以来,茌平县温陈街道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在圆满完成第一阶段摸底调查、登记、录入工作后...
茌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