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宏磊
时间,记录着一切。
改革开放40年,记录下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也记录下聊城蒸蒸日上的发展历程。
四十年来,这座城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美名远扬,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骄傲;“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阔步走来,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地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成果。
点滴变化,铸就气势恢宏的篇章。无限欣慰之中,人们感慨最多的还是:水!
一方6.3平方公里的水域,波光粼粼,秀美的宋代古城安卧其中,古运河如玉带蜿蜒而过;一幅精心描绘的“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独特画卷,在鲁西大地上尽情铺展……聊城,最美的就是那一片片水。
聊城,有水则灵,但也并非“天生丽质”。
“疏朗柳荫间,一湾浅不及膝的涓流在干涸的河床上缓缓流淌,仿佛在叹息青春不再的无奈。”1996年7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天下不敢小聊城》,叹惋京杭运河聊城段的衰落。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聊城段在断航后逐渐遭到了废弃,水面大多消失殆尽。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没有了昔日的风貌,成了时常断流的小支渠,淤泥沉积、垃圾堆埋,部分河道更是从往日的三四十米宽萎缩成不足3米。两岸百姓为了生计,在河道里种上了高粱、绿豆等农作物,甚至还有人盖上了房子进行居住。还有一些河段,成了蚊蝇孳生、恶臭难闻的垃圾场,简直就是一条臭水沟。
不仅是京杭运河,始掘于宋熙宁三年的东昌湖,水面5.2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当年,这里也是一汪碱滩,满目荒凉。前来视察的一位老领导曾遗憾地说:“东昌湖像位漂亮的大姑娘,可惜穿了身破衣裳。”
曾做过6年东昌湖管理局局长的赵登垒,对这个湖的变迁,最为清楚。在他的回忆中,上世纪80年代,就在现在的湖西公园区域,水很少,尽是大土坑,芦苇丛生。现在的东昌宾馆对过区域,当年也没多少水,一大片白茫茫的盐碱滩晃人眼,百姓还在里面种过庄稼。
改革开放之初,聊城地委行署就把环城湖的开发改造列入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制订规划,在加大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实施了部分清淤、砌岸、绿化、景点建造等工程。1998年聊城撤地设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东昌湖开发建设的力度,设置了东昌湖管理局,修订了规划、统一整合资源,使整个湖区达到了亮化、绿化、美化的要求。原本一个死水潭,成了碧波荡漾的活水湖。
这40年来,聊城一直把对东昌湖和京杭运河聊城段的开发改造,列入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城”意识已经自觉渗透进了城市建设的每一个项目、每一处庭院、每一栋建筑、每一项设施之中。尤其近年来,立足于“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定位,市委、市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把河湖、森林、湿地、田园等建设成一个整体的、高品质的生态系统,打造中国北方独一无二的全域水城。
如今,击桨于东昌湖上,湖似明珠,河如玉带,潋滟波光中,一幅河湖相连、水系相通的“全域水城”长卷徐徐展开……“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聊城,伴水而生,因水而名。
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聊城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黄河在东部奔腾咆哮百余里;运河从中部蜿蜒曲折过市区;卫河从西部携水弄潮冀鲁豫;还有马颊河、徒骇河等纵横交错,东昌湖、鱼丘湖相互辉映。仅聊城市区,湖、河水域面积就多达1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的1/3。这一优势是中国北方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
众多的河流,美丽的湖泊,使聊城形成了“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水城风貌。改革开放以来,聊城充分发挥水的优势塑造城市个性,着力打造融南方水韵和北方风情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风格独特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因水而生,成立于2000年的东昌湖旅行社,强烈地感受到这一泓清水给聊城带来的巨大变化。这家旅行社的老总颇有感触地说,20年前,很少有外地人知道聊城,也很少有人来聊旅游观景。“而现在,组团游水城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生意好做多了。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20多个团。”
湾湾清水,改善了环境,聚起了人气,也让更多投资创业者将聊城当作挥洒汗水的热土。祥光铜业、泉林纸业等一系列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骨干企业,让涌流在聊城871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水越发清澈甘甜。
走进新时代,水城在聊城人的精雕细刻中,变得越来越美。
全力打造“全域水城”,以河代库、以堤代路、沿岸绿化、蓄水造景,充分利用黄河、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河“五横”与彭楼干渠、位山三条干渠、南水北调干线以及规划建设的京杭运河干线“六纵”的骨干水系,在“互连互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库河同蓄”“五水统筹”的全域水城格局。
聊城市还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聊城段建设,勾勒“运河神韵”,大运河聊城段正成为“文化的河、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荣的河”,正成为聊城文化建设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投资2.5亿元实施东昌湖景观提升工程,搞好徒骇河、小湄河、南水北调干渠、二干渠、青年渠、周公河、四新河、西新河、古漯河的开发建设工作……聊城的这篇“水文章”越做越大!
水是流动的诗,湖是带框的画。
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有了绿意;河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了一景。逛湿地公园,坐水上巴士,清水绕家旁……聊城人与水的距离,从未像今天这样亲近。
一条彩色的自行车道环绕东昌湖岸边,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个单车观光的骑行体验场地;开放式沙滩浴场,市民、游客可以在此免费戏水纳凉,享受亲水的乐趣:音乐喷泉、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2018年7月,聊城市投入2.5亿元实施的东昌湖景观提升工程完工。通过这一提升工程,东昌湖景区成为了展示聊城形象的亮丽窗口和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精品工程,展现聊城民俗传说的文化景观带,展现夜间魅力的活力水岸,东昌湖提升成为国内一流的滨水生态景区。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聊城历届市委、市政府做大做活水文章的“初心”所在。2017年8月29日,聊城运河水上巴士开始试运营。在聊城一中站码头,登船的乘客纷纷拍照留念,洒下一路欢笑。试运营一段时间来,水上巴士最高发送客流量可达2500人次。未来,水上客运航道专项规划还将与聊城市城区发展的大格局融合,水陆空一体化的大交通体系,为聊城的旅游业带来蓬勃生机。“河湖相连、水系相通、景观提升、效益叠加”的全域水城图景里嵌入的,是普通百姓“家在水中,水在家旁”的美好画面。
“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是聊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一片片愈发清澈的水,让幸福更有温度。近年来,各县(市、区)也加强了湖、河、平原水库、生态湿地开发建设,纷纷捧出“得意之作”:小湄河南延及九州洼湿地工程即将成为高新区的新亮点,茌平县金牛湖风光秀丽,莘县徒骇河湿地公园游人如织,东阿县洛神湖、高唐县双海湖、冠县清泉河、阳谷县金水湖等都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生态水城”战略不断推进,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
因水而受益的,不仅仅是城区居民。慷慨的黄河带来了“引水必引沙”的难题,沿黄村庄里一度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清水进城成了景,淤沙下乡上了坑。”如今,这些为引黄作出贡献和牺牲的沿黄村庄换了模样:衬砌引黄干渠,沙随水流进田间,改良了土壤;沙丘灌水洇实,红土盖顶,大兴植树造林……“风起一卷百里沙,出门对面不见家”的状况成为历史,“绿色长廊锁风沙,潺潺流水汇田间”的生意盎然,在千年黄河故道重现。
河湖秀美,水韵悠长。随着“全域水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围绕“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一湾湾碧水必将为这座城市注入更多活力,这座因水而灵的城市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推荐
本报讯“没想到平时清理的生活垃圾大部分被运到这里来焚烧发电,真是太厉害了!”10月26日,在茌平县国环垃圾发电厂,前来参观...
茌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茌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