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茌平新闻 > 正文

刹住攀比之风,堵住浪费源头,乐平铺镇 家有红白事 不再闹心了

来源:聊城日报 2018-08-09 10:3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原来一桩白事花费万把块,现在只需要几千元。国家大力提倡移风易俗,真的给咱们普通老百姓带来了实惠。”7月31日,茌平县乐平铺镇崔楼村村民崔维成说,“不论白事还是红事,攀比之风盛行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给当事村民造成困扰。现在好了,大事小事都交给村里红白理事会操办,不但省钱,而且省心!”

移风易俗到底给村民带来哪些好处?崔维成最有发言权。崔维成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两年前父亲去世时,一笔不菲的丧事花销预算让一家人陷入窘境。这时,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崔洪平找到崔维成,告诉他根据新修改的《红白理事会章程》,丧事不再雇吹鼓手,不再穿孝衣,不再占棺木,算下来可以节省很多花费。作为改革之后的首桩白事,崔洪平知道要打破之前办丧事的传统,崔维成需要进行思想斗争。一番商量之后,崔维成同意了。最终,在红白理事会的张罗下,这桩丧事只花费三四千块钱,较之传统丧事花费节省了6000块钱。

改革之后,崔楼村规定,村民办喜事,其他村民可以随“乡礼”,但是主家不设酒席,只给随“乡礼”的村民一包糖。主家只设酒席招待亲友。另外,村民办丧事时,不再穿孝衣,不再雇吹鼓手,不占棺木,由红白理事会指定采购“小匣子”,并租用“棺罩”。“喜事一包糖,丧事一碗菜,改革之后,村民负担切实减轻了,大家伙儿打心底里支持这种改革。”崔楼村党支部书记崔玉林介绍说,“原来因为攀比之风盛行,家有‘红白事\’时,当事村民很闹心。现在好了,村民真正甩掉了思想包袱,不再担心花销的问题了。”

位于崔楼村西南10里路的郝东村,在移风易俗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同样刹住了攀比之风、堵住了浪费的源头,赢得了群众的支持。郝东村是一个有着1500多人的大村,村里企业众多,村民比较富裕。前些年,伴随着村民收入的提高,婚丧嫁娶的花费也水涨船高。“雇吹鼓手需要1600元,制作孝衣花费1000多元,光抬棺材就得40人,吃喝花费也得数千元。”郝东村村委会成员赵承河介绍说,“2013年,村子在公墓旁建设了骨灰堂。丧事不再需要棺材,只需要一个骨灰盒。孝子和丧事上帮忙的人吃饭就是一碗菜,大大减少了当事村民的支出。与头几年相比,一桩丧事能省1万块钱。”

截至目前,乐平铺镇88个村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等也写入了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工作的扎实开展,不仅减少了村民婚丧嫁娶的花费,而且在全镇掀起了一股文明之风。“如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逐渐成为辖区群众的共识。与此同时,厚养薄葬渐成风气,孝亲敬老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乡村文明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乐平铺镇党委书记赵卫国说。 □记者 蒋希伟通讯员 刘明明

新闻推荐

茌平:“机器换人”提效能

本报讯“俊峰,我查了一下你的档案,你种的是咱合作社配送的育丰303和金色农华MC670两个品种的玉米,这两天必须要打抗倒伏的药...

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刹住攀比之风,堵住浪费源头,乐平铺镇 家有红白事 不再闹心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