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梦
通讯员王先明孙洪锋报道
本报茌平讯“麦子每亩1000斤,玉米每亩1400斤,昔日的盐碱地低产田经过改造,产量均翻了一番,10亩盐碱地年增收入1.8万元。”5月19日,茌平县韩屯镇前东村田友江高兴地说。田友江盐碱地增收只是一个缩影。据统计,该镇有盐碱地1.5万亩,年平均每亩两季产粮2100余斤,盐碱地成为农民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别小看了俺这地下涵洞,它涝能排,旱能灌,是改造低产田一个‘宝贝\’”。田友江聊起低产田改造一脸兴奋。他家有大田10余亩,原来都是盐碱地,现在土地每年收入是原来的2.5倍。他说,盐碱土壤经过几年黄水稀释打压,成为适宜粮食生长的中性良田,种地成为他最大的经济来源。
就在几年前,韩屯的盐碱地还等于撂荒地,小麦亩产也就是400斤,最多每亩收入430元。农民不愿意种,更没人去主动承包了。如今小麦平均产粮950余斤,收入1000余元,是原来的2倍多,难怪农民都要抢着种低产田。
是什么方法让盐碱地这样的低产田改变成高产田效益翻番呢?“挖‘田\’字沟,把碱水排走,铺设‘工\’字引黄渠,用黄水浇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肥力。”田友江的一席话道出了低产田改造的神秘玄机。为了改造盐碱地,从2007年开始,该镇每年投资800万元。针对盐碱水位浸湿庄稼情况,按每千亩、每百亩面积单位,挖田字沟把盐碱水排走,挖工字渠把黄水引来,实施秸秆还田百分百,几招下来低产田变了样。
该县借签韩屯镇改造低产田的方法,对全县10个乡镇320个村10万亩盐碱地土壤,进行“抽血”化验,初步掌握了盐碱地病症。先后聘请水利、农业专家11名,对低产田盐碱水位、水分、土地平面进行了科学规划勘测,制定出了全县低产田改造科学规划图。每年拿出5000万元,对症下药开挖排水沟50公里,引黄支渠1.5万米,毛渠5万米,涵洞桥1万座、填土1万立方、涵洞管道30公里。每年拿出300万元农机补助款,用于秸秆还田机普及,盐碱地秸秆还田率达到了80%。目前,全县7万亩盐碱地通过改造,每亩平均年产粮(两季)1800斤,增收1000余斤,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珅本报通讯员周静“上月初刚得到一个好消息,我们企业成功申报了两项国家专利,一个是清洁能源气体转换器成为国家发明专利,另一个是转换器使用过程中...
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