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贾斯瓦哈是昭觉县大坝乡瓦布村合木社村民。十年前,他们一家四口人靠着帮别人修房子、养羊、发展种植业生活,一年下来,全家人的年收入仅有7000元左右,人均仅1000多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如今,贾斯瓦哈通过种白杨树发家致富,年收入达五六万元,他说树子就是他的命根子。
响应号召,开始种树
近年来,昭觉县按照“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化、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依托林业重点工程,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杨树、核桃、花椒为代表的“三棵树”林业产业,逐步走向了林业生态增效和林业产业增收的“双赢”路子。
为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全家人的生活水平,贾斯瓦哈响应县乡的号召,开始种植白杨树,经过十来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大坝乡数一数二的种树大户,特别是2007年全县大力发展“三棵树”种植以来,他利用房前屋后和河滩地共种植白杨树138亩15300株。
曾想放弃,政府帮助,恢复信心
“刚开始种树时,由于没有经验,树苗死亡率很高,都想放弃了。”昭觉县林业局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出技术人员给予帮助。
“当我们得知贾斯瓦哈种树遇到了困难后,县林业局派出了两名育苗技术人员和造林技术人员到贾斯瓦哈的林地,加大了技术指导力度,从育苗管理、 造林整地、栽植管护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人的讲解指导。”昭觉县林业局技术人员依火拉呷说。在县林业局的帮助下,贾斯瓦哈又重新购买树苗,全部补栽上去。看到长势良好的杨树林,贾斯瓦哈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我一定要把这片林子管理好,绝不辜负政府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有了县林业局的技术帮扶,贾斯瓦哈这片杨树产业得到规模化发展。
通过植树,实现致富
十年来,贾斯瓦哈通过卖木材获得收益40多万元。近几年来,他家的年收入均达到5万多元,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了一万多元,贾斯瓦哈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种树子经济效益相当好,我家一年有五六万元的收入,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家里的孩子也送进县城读书了,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我通过种树摆脱了贫困,生活越来越好了。”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富裕起来的贾斯瓦哈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今年种完剩余的杨树苗, 我准备种核桃,等核桃挂果后,卖核桃,的钱加上其他收入,我家每年的收入就可望达到20万元,我现在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本报记者 钱荣伦
新闻推荐
凌家大坟是条石圈砌的石室墓。凌家大坟神龙瑞兽身上的龙纹,雕刻得精致细腻。凌家大坟多以吉祥纹饰为主。雕刻图案流露出浓厚的孝文化气息,宣扬的是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冕宁县的凌家大坟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