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越西 > 正文

绣娘的“主播养成记”

来源:四川日报 2021-01-02 07:08   https://www.yybnet.net/

打通非遗产品销售新通道

越西县非遗工作坊直播间,彝族妇女曲木伍果(右)在学习直播带货。本版摄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华小峰

一线故事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欢迎来买我们的围巾。”圆圈补光灯打开后,吉古拉古木瞥了一眼屏幕里的自己,有点想笑。2020年12月17日,在越西县城附近的非遗扶贫工坊电商主播培训中,这个32岁的彝族妇女,首次坐在堆满香肠、腊肉、苹果、苦荞茶、彝绣、彝族漆器的直播台后,学习当主播。

在偏远的彝族山乡,当电商的直播带货新玩法碰上古老的彝族传统工艺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缺特色,首次彝绣直播“翻车”

“很多人夸彝绣美,但就是没人说要买。”提到首次带货直播的“翻车”事故,四川凉山家平台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专职主播黄琬舒直摇头。10月,公司在越西“非遗扶贫工坊”做了一场彝绣的直播,以宣传介绍为主,没有开放购买,只想试试网友对彝绣产品的反应。

黄琬舒记得,那天自己穿了一套彝族传统服装,从头饰、服饰、配饰等一件件地介绍起来。黄琬舒试探地问:“你们会买吗?”有网友的回复却是:“好像没啥特别的。”

首场直播后,凉山家也陷入困惑,明明挑选的是改良版的彝绣产品,已经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了,为啥网友不买账?反复分析后,公司认为,问题还是出在产品上,改良没有问题,但是产品太“大路货”,“既不现代,也不传统。”

展个性,让彝绣绣娘当主播

黄琬舒曾在线卖过一次盐源苹果,当天直播观看量超过百万,线上线下合计销售3700多万元。

苹果售卖大获成功,凉山家却不敢把同样的模式搬到彝绣上,最大的顾虑是产量和品质不稳定。因为,彝绣都是手工产品,非遗扶贫工坊里的10家彝绣作坊里,绣娘们手艺高低不同。

有人认为,大规模、商业化的直播带货不适合彝绣,不如让绣娘来卖,既真实又能体现个性。但让绣娘走上主播台,也没那么简单。第一次培训,一个愿意上台尝试的都没有。多次培训后,终于有绣娘表现出兴趣和胆量,吉古拉古木就是其中之一。她背着孩子坐上直播台,拿出围巾,一边绣一边跟大家说家里的事:“我的丈夫在浙江送快递,孩子是老三,只有1岁,我想在家陪伴孩子,也想挣点钱,所以就做彝绣……”断断续续地说了几分钟,她抬头一看,竟然有人给她送小礼物。直播体验结束后,她兴奋地告诉黄琬舒,以后还想来。

直播培训连着搞了几天,30多位彝族绣娘都学会了基本的直播技能,但在黄琬舒看来,想要让传统彝绣走出大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产品的问题还有待解决,直播的内容还需要设计,“但她们愿意尝试,这就算是迈开了第一步。”

新闻推荐

瓦曲银饰回响大凉山

瓦曲村一名银匠在给银器打孔。当地女子头戴银饰帽子。瓦曲村村民在加工银饰。曲木小洛在调试打链机。瓦曲村村展览室中展...

越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越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绣娘的“主播养成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