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越西 > 正文

瓦曲银饰回响大凉山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20-11-06 06:33   https://www.yybnet.net/

瓦曲村一名银匠在给银器打孔。

当地女子头戴银饰帽子。

瓦曲村村民在加工银饰。

曲木小洛在调试打链机。

瓦曲村村展览室中展出的银饰。

□李力可 王曦 文/图

29岁的曲木小洛从父亲曲木阿且手中接过家里的银饰活计,他将成为这个瓦曲银匠大户的下一代传人。

曲木一家生活在四川大凉山深处,坐着成昆线上的绿皮火车在凉山州越西县普雄站下车,搭车5公里便来到了乐青地乡瓦曲村。

村子藏在山窝窝里,却是大凉山“银饰第一村”。“有彝族人的地方,就有瓦曲银饰”的俗语,证明这个村子高超的银饰加工水平。

“咔嚓、咔嚓、咔嚓”,头顶黑色头饰上彩色的英雄髻随着脚踏板的节奏摆动,身穿黑色镶花开襟彝装的曲木小洛坐在一台打链机前,熟练地将银线导入机器,另一头,一根工整精致的银链被机器快速加工出来。谈起工艺繁复的银饰,他眉飞色舞,掐下一段银线,摆弄起来。

“这道工序叫折丝,过去银匠要手工把银线打成圈、焊起来,一个个打出银链,用于下一步手工加工,费时费力,有机器后效率高多了。”虽然引入了现代工艺,但彝族银匠的心依然平静。制作传统彝族银饰要用到各类工具100余种,折丝、美工、串连,为了让银饰和先辈做出的一样,大部分工序依然需要银匠手工完成。

抓住银饰加工的机会,曲木一家和村里的银匠大户们早早便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银匠家中传来的“银铃声”,同样也启发了驻村第一书记唐开清。

“今年 6 月,我们成立了传统银饰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 85 人。合作社专门拿出资金,对社员进行银饰加工培训,减轻银饰加工大户培养学徒的成本。”唐开清说,2016 年年底,瓦曲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如今,瓦曲村年加工银条超过3 万公斤,从事银饰加工的家庭户均年收入超过 5 万元。

新闻推荐

越西县供电公司紧急驰援保供电

近日,凉山州越西县新乡乡觉巴村、觉呷村普降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冰雹,受极端恶劣天气影响,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灾...

越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越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瓦曲银饰回响大凉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