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越西 > 正文

这个毕业季,一样多彩

来源:内江日报 2020-06-17 07:19   https://www.yybnet.net/

穿上学士服

返程

毕业生李晨

云答辩

◇全媒体记者 黄俊钦 文/图

受疫情影响,今年应届毕业生面临着不一样的毕业季:远程答辩、云端合影、网上面试……为了顺利毕业,他们要克服更多挑战,也收获了更多磨砺和成长。6月16日,记者走近内江师范学院3名毕业生,感受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奋斗和磨砺所铸就的不变的青春光彩。

1

努力将人生过得充实而精彩

寒假回到巴中老家后,内江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程娇没想到,再次返校之日,竟是毕业之时。

根据学校安排,6月16日是毕业生返校的日子。“说是返校,其实就是一天内收拾完行李,然后,就毕业了。”程娇说,在出发前,她已经买好返程车票,日期是6月17日上午8时。

没有毕业典礼、没有聚餐、打包好行李就离开……在开往内江的大巴上,回忆大学生活的点滴,程娇有些伤感。她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依稀记得四年前的那个9月,初次到内江,兴奋、激动、未知、忐忑……而这次坐上大巴回学校,更多的是忧伤……

伤感是短暂的。程娇没想到,在内江居住的同学早已等在车站外接她“回家”。出站时看到她们,程娇心中的“阴云”散去,眼眶却湿润起来。

“走,吃饭去!”放下行李,程娇和同学一起来到学校后门的一家中餐厅,这是程娇经常光顾的餐厅,有她最爱吃的蒜苗回锅肉。尽管还没进校门,但吃到熟悉的味道,程娇觉得,已经有返校的温暖和踏实感了。

6月16日上午8时,学校大门终于敞开。程娇赶紧和几名同学回到寝室打包被褥、书籍等行李,并最后一次“打卡”教学楼、食堂、商业街等地。“走出这个校园,就再也回不到学生时代了,我要好好拍下这段‘大学时光’。”

“这场疫情虽然带走了我们美好的毕业季,但也让我们收获了磨砺和成长。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勇敢坚强,努力将人生过得充实而精彩!”程娇说。

2

早日考研重返校园

“16日我不能返校,让我们做张‘云毕业照’留个纪念吧!”在凉山州越西县支教的朱春霖在班级微信群里提议。一番话让微信群热闹起来。其他同学纷纷响应。

“要不就由我来手绘卡通版学士服,还能为大家配上不同的造型,更加活泼有趣。”朱春霖有画画和修图的一技之长,这令她有了制作“云毕业照”的想法。

朱春霖收集了同学们的大头照,用修图软件抠出头像,又找来学校各大标志性建筑的照片,作为毕业照背景图。画完卡通版学士服,她再把同学们的头像拼接上去,插入背景图。

不到3天时间,这套“云毕业照”新鲜出炉。每张照片“打卡”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地点,有在学校门口整齐列队的,有在第一次开班会的草地上仰望天空的,承载着大学4年满满的回忆。

朱春霖说,“经过这个特殊的毕业季,我们更加珍惜校园生活和同学情谊,希望大家无论何时翻开相册,都能回想起属于我们的独家记忆。青春永不散,我们永不散。”

“支教任务还没结束,我只能在越西遥祝他们前途似锦。”看到照片,朱春霖挺感慨,“同学们的笑脸是大学最美好的回忆。在自己心里,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且温暖的集体。”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她衷心地祝福同学们。

为了弥补未能返校的遗憾,朱春霖说,在支教任务结束后,她会特意抽空回到学校,穿上学士服,补拍毕业照。同时,她会按计划准备考研,争取早日以研究生身份,回到熟悉的校园。

3

毕业即就业是一个好的开始

“拍完毕业照,大学生涯就只剩下办理毕业手续、取回个人物品了。”6月16日,李晨跟一起合影的同窗好友说。照片上,她们穿着学士服,手牵在一起,笑容灿烂。

疫情期间,李晨的论文答辩和工作面试均在网上进行。过去的4个多月时间里,她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前度过,全身心完善论文答辩。“虽然答辩前挺担心的,但最终还是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

李晨说,在这次大规模的“云答辩”中,师生们隔屏相望,“多了份温情”。

这缘于学校为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采取搭建在线论文平台等措施,全力保障论文质量不下降、答辩标准不降低、学位授予不推迟。

顺利完成“云答辩”之余,李晨还顺利通过学校组织的“云招聘”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由于疫情,学校不能举办双选会,我很担心毕业不能顺利就业。”李晨说,“没想到,学校联合川内众多高校、企业,将双选会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我在网上投了40多份简历,最后拿到5个工作机会。”

“经过多方征询老师、同学的意见后,我最终选择了与专业相关的一家融媒体公司。”李晨说,“毕业即就业的机会来之不易,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期。我会好好珍惜,努力拼搏,创造一个精彩的人生。”

新闻推荐

5 年 3 换种,洪洛村的“试错”路

产业扶贫的探索路,并非一帆风顺5年3换种,洪洛村的“试错”路洪洛村今年改种刺梨一百亩。图为航拍的刺梨园。本报记者尹钢摄...

越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越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这个毕业季,一样多彩)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