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越西新闻 > 正文

达布村搬迁户 拿出产业扶贫款 高山草甸做起牛生意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10-12 04:27   https://www.yybnet.net/

相岭农场主马霞对草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曾经是文艺工作者的她在闲暇之余也会亲自去草场放牧并哼上一曲悠扬小调。

越西县一技校,集中培训当地村民焊接手艺。

越西县申果乡村民集中安置点,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

越西县相岭农场,一大群牛羊在草场上吃草。

越西县一蔬菜大棚基地。

越西县一蔬菜大棚基地,刚刚采摘的番茄即将装箱运到成都。

今日 封面新闻视频讲述达布村新生活

继“悬崖村收获最美爱情”、“古路村脱贫攻坚的选择”之后,今日,“高山草甸上的牛生意”精彩视频短片,将在封面新闻APP上线。请扫码下载并登录封面新闻,跟着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村民,近距离感受他们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新房子的巨变,听他们讲述为过上好日子进行养牛产业,敲开致富大门的故事。

9月25日,四川凉山越西县南菁乡相岭农场。站在高山草甸上,越西县申果乡党委书记海来石坡仰望天空,举起双手高声喊叫:“我们要在这里养牛啦!”

他的声音,穿过云雾,在青山间回荡……

按照省委省政府“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统筹部署,去年春节前,申果乡达布村63户村民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彝族聚集区,搬迁至距越西县城仅10公里的南菁乡新华村。村民们拎包入住了新房子后,问题来了:搬到山下了,哪里去找土地耕种,靠什么生活?乡党委再三考虑后,决定利用扶贫款,在离新居15公里的高山草甸农场养牛,通过分红的方式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搬到何处

八成人最想去县城周边

刚下过一场雨,水气从山谷升了起来,漂浮在半山上,放眼望去,一大片云海在山间翻腾着。这里是距越西县城88公里的申果乡达布村,顺着山中云雾走去,茂密山林那边,就是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小相岭自然保护区。

村支书沙马金叶说,在达布人的心中,有两个达布村。一个是眼前云遮雾绕的老村,平均海拔3000米;一个是南菁乡的新村,距离越西县城仅仅10公里。

时间回到2016年初,越西县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达布村的63户村民,都要搬到山下去。

为啥要搬?“这方水土养不活这方人!”沙马金叶说。

达布村尽管风景秀丽,却因地处高寒山区,不适宜人居。村里平地少,斜坡多,能种植的只有玉米、苦荞、土豆等,全年收成刚刚够吃。

还有一个致命瓶颈:交通不便。这段路有多难?沙马金叶记得,2016年彝族年,村里有位在成都打工的小伙子回家,从成都到越西,坐火车花了5个多小时,但从越西回到村里,遇到下雨,用了2天。

听说要搬迁,村民们纷纷投出赞成票。搬迁政策出台后,村里召开村民大会,商议新家搬到哪里?“投票结果,八成票数最想搬去的地方是县城周边。”最终,达布村选择了距越西县城只有10公里的南箐乡新华村。

大半年时间的等待之后,今年1月26日,农历大年二十九,达布村63户村民乔迁新居。

问题初现

单打独斗一年收入可怜

搬进新居后,国家财政把一笔贫困村集体产业扶贫发展资金下拨,对如何用好这笔钱,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当时,我们采取简单粗放方式,按照一个贫困户一万元的方式,分给各村的贫困户手中,鼓励他们搞养殖产业。”海来石坡说,哪知一年时间过去,效果差强人意。有村民用一万元买羊,但由于对市场风险判断不准,最终收益少得可怜。

由于在新居附近,没有合适养殖场,很多村民还是把牛羊放在老家的山上养。从新家到老家,距离尽管只有88公里,可是来回一趟,不仅时间成本高,交通成本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有村民找到海来石坡算账:从新家出发,去县城坐车到乡政府场镇,一个来回交通费、生活费大概要花300元左右。“去一趟就花掉养一头羊的利润钱,我不想养了!”村民的情绪,让海来石坡很头疼。

如何让村民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让他们获得稳定的收益?成了海来石坡认真思考的问题。

让钱生钱

用扶持资金投资牛生意

来到达布村新居,海来石坡找来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想办法。最终,大家出了一个主意:如果村民同意,把国家划拨的扶贫资金集中起来去做生意,可能比现在更有钱景。

经过乡党委再三考虑后,一场如何用钱的村民会,先后在申果乡5个村召开。会上,海来石坡先亮家底:2017年,国家财政划拨给申果乡7个村的集体产业扶贫资金共计140万元。乡党委政府提议,不再像以前一样,把钱分给每户贫困家庭,还是把钱集中起来让钱生钱?乡党委政府想到的路子是:农场养牛。

当然选择权,还是在村民手上。每个村还是依靠投票来决定。最终投票结果是,包括达布村在内,有5个村认同了乡党委政府的提议,并愿意拿出90万元,投资农场养牛的生意。

飞地养牛

农场负责养 村民等分红

解决了资金如何用,以及用在何处两大问题后,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在哪里养?

在达布村老村山上,村民们养殖了上百只羊,通过“达布村养殖专业合作社”,请村民轮班统一照看。老村地广人稀,倒是有放牧的场地,但是离新村太远,不便照顾,怎么办?

一天,海来石坡遇到了老朋友,越西县畜牧局的高级畜牧师海来阿沙。两人闲聊时,海来阿沙说起,在离达布新村约20多分钟车程的山上,有一处高山草甸农场,那里是一个天然的养牛场地。

获知这个信息,海来石坡立即赶到农场考察。

农场名叫相岭农场,位于海拔2500米左右的半山腰上。海来石坡考察发现,这里没有污染,高山草甸面积达2000亩,而且临近越泸公路,交通方便。现在,牧场刚起步,只养了几百只羊和跑山鸡。

海来石坡找到农场主马霞。经过协商,双方同意以“牧场+农户”的形式进行养殖合作。具体合作方式是:村民提供牛,农场提供养殖场地和技术。同时,按照协议,养出牛卖了,利润三七开。农场占七成,村民占三成。如一头牛卖出一万元,其中3000元归贫困户所有。养殖过程中,不用村民操心,也不用出工出劳,坐等分红。

“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的跷脚老板。”海来石坡说,根据协议,申果乡政府和五个村,除拥有养殖过程监管权,还拥有收益监督权。农场则要建立台账,购买保险,并承担相应养殖风险。

远赴云南

千里运回73头牛宝贝

和农场谈妥协议,那又该养什么牛?本地牛品质一般,卖不起价。海来石坡的想法是,要养,就养好牛。

今年上半年,乡上请来畜牧专家海来阿沙,让他带着村民代表一起,到贵州、云南等地“找牛”。

一圈考察下来,大家都被云南广南县的“广南高峰牛”所吸引。

“广南高峰牛”是一种黄牛,是云南省六大名牛文山牛的一种,身驱高大,体型美观,肉质好。其中,好的雪花牛肉,能卖到500元一斤。而且,这种牛的生长地,和越西县的气候条件类似,养殖难度低。

经过讨价还价,申果乡最终购买了73头牛。买牛之后,90万元的资金,还剩余一部分,用于备用。

广南县地处滇桂交界,距离越西有上千公里路程。要将这些牛运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9月25日,,海来阿沙和乡上干部、村民代表一共9人,启程去云南接牛。出发前,大伙都很兴奋,也很激动,海来石坡还特地请大家在县城喝了“壮行酒”:一定要把牛平安接回来。

当晚,9人“接牛队”出发,先从越西坐火车到昆明,然后再转车去广南县,最后租用货车运牛。昼夜不停奔波,9月28日,73头“广南高峰牛”,一头不少地被赶进了相岭农场。“这些牛,可是宝贝!”海来阿沙说,73头牛中,只有2头公牛,其余全是母牛。

10月10日,73头牛在相岭农场已经呆了快半个月时间了。海来石坡再次来到农场。

风吹过来,牧草像波涛起伏的绿色地毯,远处,牛儿们正在悠闲吃草。“从目前情况看,牛儿们已完全适应了这里。预计最迟到后年,就能产生效益。”对于未来,海来石坡充满期待。他说,再过两年,农场的牛应该不是73头了,而是730头,或者更多。

特写 新村开启新生活

拎包入住新房 免费培训技能

从越西县城出发,往西昌方向行车10公里,公路旁,一大片错落有致的白墙灰瓦新房,格外显眼。这里就是达布村易地扶贫搬迁点。

对搬进新居的村民来说,他们习惯于把安置点叫做新村,而将原来的达布村,叫做老村。新村,是广东省佛山市援建住房建设资金695万元,加上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668万元建设起来的,户均75平方米,并配套20平方米的厨房、卫生间和储物室。

吉则阿依的家,在新村的中间位置。打开院门,里面是一个小院子,墙角下,用砖砌起来的小菜园里,种上了青菜。房子是钢结构一层瓦房,左边是卫生间,右边是厨房,中间则是客厅和卧室,算起来,有四室一厅,带一厨一卫。

“我家搬来时,就只带了一个柜子。”吉则阿依用不太标准的汉语,指着客厅角落木柜说。今年1月,她一家和其他村民一起,从山上老村搬到山下新村。

告别住了10多年的老屋,她和丈夫没有不舍,而是充满了对新家的期待。原本,她计划把家里的其他东西都带上,但村干部告诉她,新房子里什么都有,没必要的东西,就不用带。于是,她只把衣服、棉被等必需品放在家里最值钱的一个柜子里,然后和丈夫带着孩子启程了。

在吉则阿依家客厅墙上,贴着家人的照片。现在,丈夫在河南打工,她一边在家带孩子,一边学习彝绣。搬到新村之后,村里举办了针对农民的免费业务技能培训班,在此期间,她对彝绣产生了浓厚兴趣。

她的身上,一直挂着一个挎包,里面装的是彝绣的工具和材料。一件手工彝绣衣服,市场上可以卖到差不多2000元。吉则阿依说,她准备努力学习彝绣手艺,以后不用出门,在家中就能挣钱。

在村里,吉则阿依的邻居阿牛吉木承包了两亩土地,种上了土豆和四季豆;阿牛克哈则去附近的工地打工,每天有160元收入……村民沙马金福说,搬到新村后,距离县城近了,交通方便了,闲置的土地也多,致富的路子更宽了,只要人勤快,不愁挣不到钱。

聚焦 四川两年易地搬迁58万人

2015年7月8日,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实施移民搬迁安置。

数字1 116万

2015年底,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全面启动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未来5年,全省20个市(州)将完成116万人易地搬迁脱贫任务,占全国搬迁总人数的11.8%。

数字2 58万

据省发改委介绍,四川省编制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实施近两年来,全省已有58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完成了规划任务的50%。

数字3 33万

今年4月1日,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提出,今年是易地扶贫搬迁时间任务双过半关键之年,全省搬迁任务为33万人,较去年增了8万人。

数字4 23.5万

凉山是四川扶贫工作的“硬骨头”。根据《凉山州“十三五”移民扶贫搬迁工作指导意见》,“十三五”期间,凉山州将重点完成23.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数字5 80%

为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凉山引导搬迁群众自主选择建房方式,同时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参与住房建设。搬迁过程中,每户按不低于平均建房成本的80%给予补助。

悬崖村最美爱情 阅读收获千万+

10月1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独家报道的《“悬崖村”收获最美爱情第一个女大学生留村当幼教》,持续感动着万千网友和读者。截至11日晚7点,仅短视频纪录片在全网播放量已超过千万!腾讯网友“沧海一声笑”特意给吉伍尔洛老师留言:“悬崖因你的美丽而被世界关注,你是悬崖峭壁上最美的那一朵格桑花!”

感动

好像又开始相信爱情了

通过华西都市报和封面新闻的报道,看到挂在悬崖上钢梯,以及钢梯上的背夫们,很多读者和网友纷纷表示:看着就恐高。那么高,别说爬上去了。

报道中,有一个吉伍尔洛一家三口攀爬在钢梯上的画面,网友ChelseyCS说:“看到老婆背孩子往上爬,老公走在前面拉,可能这就叫爱情吧!”网友“请说妳爱我”则直接表示:“自从和初恋分手离开以后,我开始不那么相信爱情,但是现在看了这个视频之后,我好像又开始相信爱情了”

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吉伍尔洛说,“我现在很幸福”,“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乎嫁到什么地方。”选择留下,爱情的力量有,“但最主要还是这里的孩子太需要我们了!我们不留在这里,谁又留得下来?”这些朴实的语言,同样感动众多网友。网友A青儿说:“她嫁给了爱情,并打算用一生奉献给这些孩子,真的很值得佩服!”

网友黄君说,好老师,值得点赞,他们平凡的爱情,点亮了大山里面孩子们的心灵。

关注

人民日报官微直接转载

吉伍尔洛老师的爱情,以及她愿意留村当幼教的故事,同样引发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截至10月11日,转载稿件的媒体已超过百家。10月11日,包括微博超级大V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内,央视网、新京报、瞭望、北京晚报、山东卫视等媒体也通过官方微博直接转载了该报道和秒拍短视频。人民日报官微这样点赞:这个嫁给大山的女人,不担心爱情从悬崖上摔下来,只希望更多孩子能走出去。云岭深处,以扶智来扶贫,这样的坚守当然值得钦佩。但我们更希望,困厄的天堑化为致富的通途。一个人爬上去,能带着更多人走出来。11日下午,天津卫视记者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取得联系,表示将邀请吉伍尔洛老师一家前往天津,作为主讲嘉宾,参加该电视台大型公益类节目《幸福来敲门》的录制。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梁波徐湘东雷远东谢凯

凉山越西摄影报道

梁波徐湘东雷远东谢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新闻推荐

木乃什布督察环保工作

本报讯8月13日,县委副书记木乃什布前往越西县垃圾填埋场实地查看垃圾场运行情况。木乃什布一行查看了垃圾填埋区和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要求垃圾填埋场主要负责人要对设备仔细看管保护,对...

越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越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达布村搬迁户 拿出产业扶贫款 高山草甸做起牛生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