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盐源新闻 > 正文

勤钻研 攻难关 绽放科研之花

来源:雅安日报 2018-10-07 11:31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名片:

秦文

川农大食品学院教授,作为老师,她在三尺讲台上尽情跳出美丽的舞步,点燃学子们创新才智的火种;作为专家,她在实验室里、田间地头反复探索研究,破解植物的“保鲜”密码。

2012年,秦文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果类水果的可食性复合涂膜保鲜剂”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该发明用于核果类水果涂膜后,能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光亮的透明薄膜,起到保湿、减少细菌污染、阻止微生物生长、抗氧化和抑制果实呼吸的作用,可广泛用于核果类水果贮藏保鲜,具有方便、安全、无损、价廉、实用性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为一名年轻的博导、“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四川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这已是秦文教授今年带领团队获得的第三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此前她的“一种绿叶蔬菜复合保鲜剂及其配套保鲜方法”、“一种抑制鲜切果蔬和鲜榨果汁褐变的保鲜方法”两项专利也成功获得授权。这些专利的获得让四川农业大学食品研究实现了专利项零的突破。

说起这项专利,秦文介绍,早在2006年,她便带领团队对这个专利方向进行探索。研究路上难题很多,完成“表面膜”便是其中之一。这个膜正是整套保鲜方法的关键所在,果蔬减少碰伤、微生物侵害等全靠它。让膜成型,并且达到各项需要的指标,这就需要在实验室中一次次进行配方调适。“可别小瞧这项调适工作,它的工作量非常巨大。”秦文说,光是为了这层膜,整个团队就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在反复调试中,有时为了观察实验结果细微的变化,团队成员有过多少轮番守候的通宵,他们自己都数不清。所幸,最终取得了成功。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植物领域研究”的问题时,秦文回忆起她刚分配到四川农业大学时的情景。她说,当时系主任让她自己选择做动物性食品还是做植物性食品,因为从小就怕动物,所以她选择了植物性食品领域,从此她便开始在果蔬加工贮藏这条路上不懈前行,通过攻读硕士、博士,两次进博士后站及留学日本,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一名知名保鲜专家,破解了一个个保鲜“密码”。

她所承担的《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2008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她参与编写教材二十本,其中主编教材15本,并获得2008年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5项,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食品工业科学技术奖1项,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受理6项,她本人获得了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杰出科研人才奖。主持编制的四项技术规程(枇杷、桃、青椒、杂柑采后处理技术规程)已被批准为四川省地方标准,为四川省果蔬贮藏保鲜提供了技术支持……

“这是我在1988年做出的选择,这是工作。”秦文说,“我们搞研究就是要迎难而上,做出一些东西。”

目前国家食品保鲜水平总体不强,贮藏水平比较低,农户、运输等环节损失可达20%至30%,可在发达国家依靠科技力量可将之降至5%。“要赶上他们,我们还任重而道远。”秦文说。

人物名片:

郭凌

川农大旅游学院“80后”青年教师,于2014年入选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当年全省只有2人入选,郭凌是其中之一。本科、硕士研究生主修法律专业,却十分热爱旅游业。

近年来,郭凌在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喜讯不断,论文成果“爆发式”增长,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论文6篇,其中,在国内顶级旅游类刊物《旅游学刊》、《旅游科学》上各发表1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担任省青科联常任理事。2014年,她先后入选为首批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和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主持项目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对于取得这些成果,郭凌显得很平静,因为这并不是一场场意外的幸运,而是在科研上执着追求长期积累的结果。

“如果你走到一个地方,就一心想着要去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功利,反而不容易发现问题。”郭凌说,科研需要长期积累,静下心来研究。

2008年,郭凌作为一名普通游客来到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的泸沽湖景区,当时游客还不多,郭凌对于景区的发展十分感兴趣,于是决定自掏腰包跟踪调研,这一跟就整整坚持了6年,直到2013年才得到相关资助。

正是基于这种坚持,2014年郭凌发表的《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制度嵌入性与民族旅游社区参与——基于对泸沽湖民族旅游社区的案例研究》等文章都被CSSCI收录。

郭凌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学院重要平台的支持。学院不断发展专业特色时,郭凌也紧扣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学科发展,发挥自己在读博士期间对乡村旅游方向的研究优势。

而事实上,她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学的是法律专业。

“很多人认为,学法的逻辑思维强,有利于旅游方面的研究,其实完全不相同的学科跨过来很难。”郭凌说。刚开始的时候,她甚至连旅游方面的书都看不懂,“就是一个个字知道意思,连起来就不明白。”学科思维的转化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有人建议她研究旅游法,但郭凌态度坚决。“肯定不行,如果我做旅游法,那么我最终还是法学思维,这意味着永远进不了旅游学的大门。”

跨度大,难度高,郭凌以难攻难,从多学科的角度探索乡村旅游这个方向。她增加了自己的阅读量,一个月仅买书的费用都是上千元,她研究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甚至研究政治学和马列主义。

基础学科的海量阅读,让她慢慢形成用理论指导实践,把实践上升为理论的研究方法。她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读到饮食文化和地域特色……长期的积累,使得郭凌从思维模式、研究对象到调研方法都已经调整为旅游学方向,对于学科研究建立起自信心。

郭凌经常对学生说,做学问最高的境界就是把不同的书本、不同的学科融会贯通,自然而然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

新闻推荐

太值了 花5元钱看这么多“宝贝” 6大博物馆240件精品齐聚三星堆 展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人神史话”

祭祀场面铜贮贝器(局部)年代:西汉尺寸:通高40厘米,盖径33.3厘米出土地点:云南江川区李家山蛇蛙铜俎年代:战国—...

盐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大凉山(一)2018-09-28 15:51
猜你喜欢:
评论:(勤钻研 攻难关 绽放科研之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