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盐源县委、县政府和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景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州摩泸局”)联合多部门重拳出击开展为期10个月的“两违”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两违”专项整治,泸沽湖景区共清理和整治未批先建、少批多建、不符合景区风貌等违规违法建筑421户,和谐拆除“两违”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完成风貌整改5.57万平方米,拆除临时违规建筑275户(个)3274平方米,保护景区成效显著,严厉打击了景区违规违法建设行为,强力规范了景区规划建设秩序,有效保护了景区风貌,为摩梭家园建设、摩梭文化保护和泸沽湖景区5A创建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现苗头及时掐灭
依法拆除毫不留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泸沽湖景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游客持续增加,部分心存侥幸的群众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不顾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假借维修装修之名而行违规建设之事,肆意破坏“摩梭家园”这一品牌财富。通过“偷梁换柱”“瞒天过海”的手段,妄图造成既定事实并通过社会舆论给政府和管理局施压,达到保留其违建的目的;违建户事先通过周密准备几乎一夜之间建成,或关门闭户偷偷修建、或保留部分屋檐门柱而将其余房屋违规改造,或未批先改先建,甚至扭曲事实借助网络博取同情……
在发现“两违”行为后,盐源县委、县政府和州摩泸局立即进行制止并教育责令其自行拆除,对部分拒不拆除且妄图通过舆论给政府施压的违建户,县政府和州摩泸局顶着舆论压力对其违建予以强制拆除,并将真实情况及时公之于众以正视听,通过普法教育和疏导,违建户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对整治工作从最先的抵制到后来的主动配合,“两违”拆除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理解,受到了景区广大群众的支持。
多措并举严防死守
持续巩固整治成果
为了有效巩固“两违”整治成果,避免违建产生后进行拆除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彻底打消部分观望户的侥幸企图,盐源县委、县政府和州摩泸局多措并举、严防死守,力求将违建行为掐灭在苗头。理清完善了土地管理、建房审批的管理制度、审批流程和职能职责,理顺了景区规划建设秩序,建立了泸沽湖民居建设联合前置审核制度,规范了景区建房行为。
同时,盐源县委、县政府和州摩泸局以“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态度严防死守,坚决杜绝“两违”顽疾复发;坚持疏堵结合,启动规划建设旅游新村和摩梭文化小区,安置泸沽湖核心保护区建房户,满足群众建房需求,努力从源头上将违建遏制在萌芽状态。在具体工作中明确责任主体,严格执行审批程序,按照各部门职能职责,理顺审批关系,严格把关,坚持审批前置,杜绝未批先建,严格按照规划,层层审核把关,从源头上杜绝“两违”复发;加强监督管控,杜绝“两违”萌芽滋生,通过建立健全巡查管控的“双线责任制”,联席会议制,适时准确把握景区动态,建立巡查制度,抓好日常巡查,整合多方力量,开展重点整治,依托现代科技,通过无人机等监控盲区死角,筑牢阵地堡垒,全面加强景区建房的监督管理;坚持疏堵结合,着眼长远,将严格审批控制与积极疏导分流结合,对标规划图纸,谋划集中安置,加强部门联动,层层压实责任,发挥党员作用,示范引领带动,确保“两违”整治成果得到长效巩固。
积极宣传教育引导
共同呵护“摩梭家园”
为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盐源县委、县政府和州摩泸局积极开展宣教工作,利用各级媒体、党建月会、农民夜校等平台广泛宣传,针对“两违”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两违”的危害进行集中性宣传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打击违法建设的法制意识。同时,对“两违”行为的常见形式、对“两违”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措施、“两违行为”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为群众进行警示宣传。
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泸沽湖居民明白世界上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不止此一处,而独一无二的摩梭文化和摩梭家园才是吸引全世界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的核心,让大家明白泸沽湖是镶嵌在川西高原的一颗明珠,而摩梭文化和摩梭家园就是那明珠上面的耀眼的光芒,让大家明白“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的道理,认识到保护摩梭家园的重要性,自觉的主动的参与到摩梭家园的保护工作中来,让这一民族瑰宝持续绽放异彩。
(曹正林)
新闻推荐
(王成栋记者唐千惠)7月19日下午,川滇两省共同保护治理泸沽湖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四川和云南达成框架性合作协议,决定强...
盐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