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了,游客多了,生活好了,这些全都靠我们的母亲湖。”4月的泸沽湖畔阳光灿烂,正在这里工余小憩的阿窝龙嘉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摩梭人,他想得很明白,“把泸沽湖保护好,就是为子子孙孙造福。”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他选择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一干就是十几年。
位于川滇两省交界处的泸沽湖是中国最有名的淡水湖之一,面积达50余平方千米,湖水清澈蔚蓝,最大能见度为12米。自2004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起,“东方女儿国”泸沽湖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文化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据盐源县委副书记、凉山州摩泸局局长沈海涛介绍,2017年四川泸沽湖景区接待游客115万余人次、增长29.8%,旅游收入12.88亿元人民币、增长41.1%,创历史新高。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泸沽湖的生态环境保护迎来挑战。
“四川泸沽湖景区共有404家客栈,8000多张床位,生活垃圾是一个比较大的污染源头。”凉山州泸沽湖景区资源开发保护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泸沽湖景区原有的垃圾处理厂封场后,目前泸沽湖每日的生活垃圾都运往盐源县城进行处理,“成本当然高,但保护环境我们不计成本。”
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摩梭人来说,旅游业的发展给他们带来了切实的益处。泸沽湖镇洛洼北村村民撒达次尔十年前在广东打工,后来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船夫,每日载着游客泛舟泸沽湖,每年他的六口之家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我才30多岁,还要在这里生活很多年,游客多了,我们的环境更要好。”撒达次尔说,早年间摩梭人的环保意识较低,偶尔会有人去湖里游泳,但近年来这一现象已经消失。“现在的湖水水质很好,有时我划船累了甚至会喝上几口,甘甜。”
泸沽湖水质提升得益于污水处理厂的修建和扩能。记者了解到,四川泸沽湖景区目前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已近饱和,日处理5000吨的新污水处理厂正在修建中,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
在泸沽湖畔已经当了十几年环卫工人的阿窝弄加今年53岁,这些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早已深植这位摩梭汉子的心底。“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只靠政府,我们摩梭人更要有自觉意识。我们是吃泸沽湖的水长大的,我们要保护母亲湖。”阿窝弄加说。(王鹏)
新闻推荐
新华社昆明1月22日电云南省昭通市纪委日前通报11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其中包括2016年镇雄盐源镇“两比两看”(比进度、比突破,看特色、看亮点)观摩点敬天养殖场租牛应付观摩考察、弄虚作...
盐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