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出生于重庆市秀山县的土家族女子王素珍就起程了。作为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选派到喜德县贺波洛乡尔吉村的驻村帮扶队员,半年来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村民的事就是对自己急切的召唤。
“我还在成都的时候就接到村民的电话,说又收集了20多盒绿壳鸡蛋,现在尔吉村的绿壳土鸡蛋已经小有名气,我要把尔吉鸡蛋卖到更远的地方。”王素珍说,从去年12月开始,她带领村民尝试向外推销土鸡蛋,短短几天就销售4000多枚,给了村民极大的鼓舞,今年准备扩大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增加收入。
王素珍是少数民族,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于乡村有着特殊的情感。当初到尔吉村驻村帮扶,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除了做好帮扶工作外,要完成一项课题研究,那就是深入了解和调查,帮助群众“治穷病”“拔穷根”,依靠勤劳双手过上好日子,以不枉凉山之行。
真心融入彝乡群众
2018年6月,当时还在外地访学的王素珍得知到凉山帮扶的消息后,就向单位报名。初到尔吉村时,村里偏僻、落后、环境脏乱差等现状,不免让王素珍有些许失落。
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王素珍曾一度埋怨自己太冲动,在日记本上留下“西出阳关无故人、举目无亲尔吉村”的心理写照。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干出样子,真心融入彝乡群众,为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竭尽所能。
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安顿好后,王素珍慢慢平复情绪,认真梳理思路,决定把“生活关”和“语言关”作为率先攻克的“拦路虎”。
自立自强攻克“生活关”。村活动室有厨房,但厨具简陋、卫生糟糕,基本没有食宿条件。王素珍用了3天时间打扫卫生,然后自掏腰包购买了厨房电器、消毒柜和大量餐具,自己买菜、做饭,让村食堂第一次实现了自助餐和盘餐。从做饭开始,王素珍为当地村民做了很好的带动示范,村民们时不时到食堂来请教炒菜技术。
虚心学习攻克“语言关”。尔吉村共有村民308户1184人,全是彝族,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很少人会说汉语。王素珍便拿出攻读博士学位的劲头,先自学一些日常用语,主动请暑假回村的大学生做翻译,平时经常与小学生和村里会说汉语的妇女沟通交流,不到2个月,就基本解决了语言交流障碍问题。
全面推进移风易俗
其实,王素珍到尔吉村驻村时,全村已经脱贫,帮扶工作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巩固提升,在移风易俗上加强引导,重点是为全村产业发展找对路子。
对尔吉村的情况熟悉之后,王素珍深感彝区脱贫攻坚关键在产业、难点在移风易俗。然而,要对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作出改变,绝非一朝一夕。
从去年8月开始,王素珍花了两个月时间对尔吉村40多名18-55岁的妇女进行了深度访谈,把她们的教育状况、婚姻状况、卫生习惯、健康状况、生育状况、作息时间、生活愿望等基本信息进行了全面采集。通过归纳分析,她发现村里妇女受教育程度低、卫生习惯差,胃病、妇科疾病及风湿类疾病十分普遍。
为此,王素珍以筹建妇女健康与教育互助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每月明确检查指标,并根据卫生改进情况进行分值修正。互助会成立以来,坚持每月不少于1次活动、1次评比。截至目前,互助会开展了2次知识讲座,组织了3期卫生评比,参评家庭达到203户次,评出“卫生月星”16名,“卫生季玫瑰”10名,“创四好标兵”2名,进步奖5名,保持奖10名,还有56名优秀奖,共有99人次获得表扬。
如今的尔吉村,女性村民参加互助会和卫生评比已成习惯,村民的生活习惯正在悄然改变。
共建尔吉幸福家园
改变彝族地区风俗习惯,不仅要抓妇女工作治好“标”,还要抓儿童工作治好“本”。
引导儿童养成良好习惯。王素珍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成立了“周末儿童读书会”,募集书籍1000余册,每次为读书会儿童自费购买点心,培养孩子一日三餐习惯。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18次读书活动,参加儿童达400多人次,开展的儿童书法、绘画比赛,也深受儿童及其家长们欢迎。
培育儿童成为移风易俗“宣传员”。通过读书会的影响,以儿童“小手”拉动社会“大手”,共建尔吉村洁美幸福家园。驻村扶贫虽然辛苦,但看到尔吉村一点一滴的变化,看到村民们日趋干净的着装、日趋整洁的屋子、日趋灿烂的笑容,王素珍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一场春雨过后,尔吉村掩映在一片青山绿水中,省城来的贴心人王素珍又开始奔忙在村里村外,她要抓住有限的时间,为全村的产业发展多想点子,走出更多的新路来……
文/本报记者 沈虎子
图/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这是喜德今年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在中共喜德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分组讨论中,大家围绕喜德县委常委...
喜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喜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