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来到喜德县树库村时,已是时过中午,冬日的阳光暖暖的照在红莫峡谷的彝家村寨上,显出一片朝气蓬勃的生机。
在树库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正忙着不可开交的贫困村民沙马木呷,他一边忙活着一边告诉记者:“政府修那么漂亮的房子给我住,房子有宽敞的客厅、有厨房、有厕所,还配套了生猪养殖场、沼气池、污水处理场等,这都不让我出一分钱,个人只需出一个地基就行了,”沙马木呷一边开玩笑地说道“这不会是天下掉馅饼了吧?我在想这会不会是在做梦呢?”说完在他的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从他的脸上记者看到了政府***政策带给村民的幸福,而沙马木呷只是一个千千万万在***好政策中收益的一员。
树库村是喜德县红莫镇今年脱贫村中的一个彝族聚居贫困村,辖4个村民小组,海拔—米,土地面积亩,其中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有户人,其中贫困建卡立档户人。
喜德县为了***更加精准实施,对全县范围内贫困村居住在海拔米以上、地质灾害隐患地区、有地方病地区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较差,难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遵循自愿搬迁原则,优先安排无房户和危房户,对有搬迁意愿的住房特别困难的临界贫困人口的%,可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随迁人员进行同步搬迁。
今年树库村贫困建档立卡户申请易地扶贫搬迁,5户申请危房改造,非贫困建卡立档户申请易地扶贫随迁。按照适度聚集、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完善配套的总体要求,树库村申请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农户,实行集中安置建设,集中安置区住址选在村支部活动室旁边,目前,所有安置住房主体已基本完工。集中安置区配套新建平方米的标准村卫生室、平方米的标准村文化室、平方米的民俗文化坝子,有集体经济、有“一村一幼”,集中安置区内新建硬化道路0.6公里,新建3个生猪养殖场,总面积达平方米,新建总投资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一个,新建水池2个,管道7公里,覆盖全村户贫困建档立卡户,达到了退出脱贫村的条件。
在产业支撑方面,树库村紧紧抓住生猪养殖、核桃种植和花椒种植这三大产业支柱,成立了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平方米的集中生猪养殖场,种植核桃亩、花椒亩,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元,人均超过3元。同时,树库村用因地制宜办法,常年向北京、新疆、广州等沿海地区和全国各地输送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收入超过元,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家里有生活用电、有安全饮水、有广播电视、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总体要求,预计到月日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全部完成。
(本报记者 尔古木三)
新闻推荐
“你们的房卖不卖?”经常有城里人羡慕地问,不少村民们自豪地说:“不卖,拿你们城里的房子换都不行。”洁白的墙面,红色的琉璃瓦,红黄黑三种颜色镶嵌的屋檐,墙面上还有独具特色的彝族图案,喜德县拉克乡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