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伊琳 钟玉成 周斌 武岳 记者 童登俊杜静)第三个“扶贫日”来临之际,按四川省电力公司党委统一部署,国网成都、凉山、德阳供电公司组成的国网四川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驾驶着满载四川电力爱心的十几辆金色工程车走进四川电力定点扶贫村喜德县阿吼村,将温暖送到彝家村寨。
海拔3200米,交通闭塞,远离城市。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一个自然村,全村只有128户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虽然“大电网”已覆盖大凉山深处,但由于当地极端贫困,家庭用电环境和条件非常落后,不仅用电质量差,安全隐患也十分突出。
当党员服务队队员们走进村民巴久木沙的家时,映入眼帘的是极端老化的线路和破旧不堪的开关。而最让人担心的是,这些杂乱搭接在木质房梁上的老旧线路一旦引发火灾,对于全木质结构、无防火措施的彝族房屋来说后果不堪设想。队员们立即开始了线路查勘,进行施工准备,着手进行老旧线路改造。
在不到十平方的巴久沙木家,队员们一方面要保障线路安全,一方面又要尊重彝族同胞风俗习惯,不能随便进行墙体穿孔。小小的十平米房间,使用铜线却超过300米。同时,为了预防山区长期潮湿造成线路安全隐患,队员们对所有线路进行了穿管。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巴久沙木家中的老旧线路已全部更换。规范整洁的布线、明晃晃的灯光,映照出巴久沙木格外灿烂的笑脸。
“感谢政府和供电公司,你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的,快点过来喝点水、吃点洋芋……”看到党员服务队队员们忙碌的身影,质朴的村民们从家里拿出土豆,热情地招呼队员们。
队员们顾不得休息,在木梯上爬上爬下,忙着布线、更换老旧线路、安装灯泡……大家都婉拒了老乡们的土豆,因为大家知道这是老乡的主粮。队员们就着随身携带的冷馒头和水充饥后,立即投入工作。
“你们要认真学习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开拓思路,吸收新的东西……”忙碌间隙,队员们反复向老乡们讲解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场院里,队员们为阿吼村的学生们送去了学习用品,为他们讲故事、做游戏,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并为他们上了一堂难忘的“道德讲堂”课。
村坝上,四川省电力公司员工、全国劳模殷显树等服务队队员和村民们热情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及用电需求,嘱咐村民认真学习安全用电基本知识,想方设法为村民带去彝寨以外的新思想,引导村民拓宽致富路。
新闻推荐
喜德县代理县长黎平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喜德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本报讯月日上午,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喜德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大会应到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