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重走长征路第三采访组顺着号称彝族老家的喜德县冕山镇一直往上,中午11点,到达了登相营。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检阅过蜀军,曾经无限辉煌的茶马古道由此经过,抗战时期的红军队伍也是由此前往越西。
整个登相营由几堵厚厚的长满绿色苔藓的古城墙围着,一度这里是凉山前往成都方向唯一道路上的驿站,过往的马帮、商贩都要在此歇脚,大家在此以货易货。时至如今,只剩下了那厚厚的城墙,古朴的石堆建筑,厚重的木屋。
因离县城太远,登相营里留下的人已经不多了,杨大爷的父母见证了整个红军来和走的全部过程,我们在杨大爷全木质结构的老屋里细细地聊着,追寻当年红军的风采,感受那段峥嵘岁月,感动在心中涌动,添了无数神往。
从登相营出来,我们又朝着海拔更高的九盘营出发,一路都是大大小小的碎石,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赶着工期。
九盘营到了,这里是当年红军在喜德境内和国民党军队唯一打过仗的地方,红军大获全胜,便顺利翻过小山,往越西去了。我们沿着红军的足印,继续往上进发,凉风习习,令我们忘却了路途的疲劳。沿途风景如画,怪不得喜德县政府要把小相岭开发出来做旅游景点,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夹杂着一些开得略早的杜鹃,等到六月,这漫山遍野都将成为花的海洋,“下个月我们可以再来一次,写一个大大的报道。”蒲建峰提议。
沿着山路继续往上,景色越来越好,海拔越来越高,大家感觉越来越累。正当我们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逐渐布满乌云的天空淅淅沥沥的飘起了雨滴。一天的采访结束了,心中的无数感动依然澎湃。
本报记者 苏华 丁有为
蒲建峰 黄波涛
新闻推荐
啤酒厂、州民政局、华夏建设集团中泽公司、州民政局储备库、中央储备粮西昌直属库、安宁中心卫生院、西宁技校、安宁镇、西宁中学、东山村、民运村、顺河村、康宁村、五堡村、四合乡吉木德村(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