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邛海的彝语名意为“母亲湖”,泸沽湖缘于“伤心的眼泪”……
□本报记者 吴梦琳 文/图
邛海、泸沽湖、马湖、灵山寺……提起这些地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究竟这些地名从何而来?承载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不少人恐怕就不知道了。
日前,凉山第一本用文字大规模记录全州地名产生和演变的图书——《凉山地名故事》正式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跟地名相关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201篇,不仅详细记载了凉山这些地名的由来,而且通过这些故事,呈现了凉山的历史传承和民俗文化。
走村串巷 记录民间美丽故事
2010年,凉山州民政局开始筹备《凉山地名故事》,到正式出版,经历了四年时间。事实上,它的诞生,并不仅仅靠这几年的收集和整理。
在本书作者名单中,记者看到,不仅有退休的基层工作者、教师、记者、作家,还有很多凉山民间文化爱好者。“他们大多已年过古稀,经过常年的亲身实践,掌握了丰富的凉山历史文化资料。”凉山州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科长张静介绍。
在《凉山地名故事》里,除了有来自史料记载的真实历史故事,还有一些美丽的神话传说,例如“邛海的传说”、“泸沽湖的来历”等,讲述的也不仅仅是地名沿革,更有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故事,都是在民间口耳相传、过去很广为人知的,很多甚至有上百年历史。”《凉山地名故事》图书的主编潘用良,已84岁高龄,是凉山州民政局第一任地名办主任,作为主编,不仅负责整本书的编辑,自己也撰写了很多稿件。“这些稿件大多来源于当年工作时和退休后搜集到的素材。”潘用良说,由于各种原因,凉山历史文化的文字记载资料并不多,但民间传说故事很多,这本书就把这些流传的民间故事记录为文字。
一诗一画 承载本土文化内涵
“这是彝族母语之乡啊,人们嘴里唱的歌谣,手写的文字,身上穿着的圣乍服饰,家中摆放的漆绘器具,无不浸透着独特的文明气息……”在喜德县篇开头,一首小诗,鲜明地道出了当地的特色。
翻阅全书,能看出除了正文内容几经打磨,装帧、排版、插图、配稿也都非常用心。全书按照县市进行分篇,在每篇开头,都有一首由退休记者王万金专门撰写的小诗,描绘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和地点;在重要地名的稿件后,都配上了一幅退休教师黄文才依据当地人文风情绘制的装饰画。“我们希望把这本书打造为精品,具有保存价值。”潘用良说,整本书的设计,还着重突出了彝族文化元素,大标题都采用了汉语和彝语的双语编译。
在图书编委会委员、凉山州文联纪检组长、凉山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则利布看来,图书的出版,承载着对凉山传统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抢救性的保护意义。“由于现代的各种冲击,这些历代流传的文学文化故事在民间逐渐消亡。”吉则利布说,上世纪80年代时,凉山民间文艺家协会就开始着手整理凉山的民间文学文化,但一直未形成系统的文字材料,《凉山地名故事》的出版,对其进行了很好地梳理和保存。
点击
邛海: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传说在汉代,邛都县城附近有一年老孤独的妇女,喂养了一只小蛇,小蛇长大了不小心把县官的一匹骏马吞食了,县官下令把老妪杀死。自此城里每夜雷雨大作,一条头上长角的大蛇翻腾在云雨间,连续下了四十多天的雨,地面雨水大涨,使周围四十里及半边县城都被水淹没成湖,这湖就是今天的邛海。另一说是源于彝族对邛海的敬仰,彝族称邛海为“署莫”,“署”在彝语里是湖泊的意思,“莫”为“母亲”,“署莫”即母亲湖。
泸沽湖:传说远古时候,这里是一片森林,住着一个善良的姑娘叫格姆,和小伙子后龙相爱了,每天晚上到森林里约会。但古怪的天神见不得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天亮就会出来巡逻,一旦发现就会给予严厉惩罚。一天晚上格姆和后龙因聊得太高兴忘记了时间,被天神发现,施了魔法。后龙在被化为一座山前,鼓足劲把传家之宝珍珠项链甩给格姆,却扯断了串珍珠的线,格姆伤心的泪水变成了泸沽湖,散落的七颗珍珠变成了七座岛石,格姆也化成了一座山,与爱人隔海相望。后人为怀念他们,把格姆称作格姆女神,把她化作的山称为女儿山。
新闻推荐
填补地方立法空白,《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出台——□本报记者李淼4月1日,一则新闻让人眼前一亮——当日,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草案)》获高票通过,将于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