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为期4天的第9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落幕。在这个“中国文化第一展”上,来自四川的非遗项目引起关注。连续5年参加文博会,四川文化企业意识到宣传推广的重要,也开始思考如何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谋求更大的市场。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惊裸眼3D技术全球领先
耗时5年制成的9米长蜀锦《清明上河图》精美绝伦,青神双面竹编《隐形观音》薄如蝉翼……在深圳文博会300多平方米的四川馆现场,“文化巴蜀”让人目不暇接。
记者看到,由成都高新区中视播众有尔创意公司带来的乐山大佛裸眼3D影装秀,在全息投影及裸眼3D等技术的作用下,一尊缩小版的乐山大佛石膏像栩栩如生。公司CEO楚立说,他们的裸眼3D技术全球领先,打造的乐山大佛裸眼3D影装秀,将使乐山大佛在夜晚也能立体呈现,届时将成为当地旅游一大亮点。而这家公司带来的虚拟主持人技术也吸引了不少客商驻足:逼真的虚拟投射人像进行主持讲解,配合虚拟的交互界面,让人恍若进入了科幻电影的某个场景。
喜川企主动觅商机
在四川馆,国家级非遗项目——分水油纸伞的传承人毕六福一直不得空闲。他带来的油纸伞备受客商喜爱。毕六福说,他以前不知道各种博览会的重要性,去年在深圳文博会上参展,只卖出去了13000多元。去年,他到全国各地参加展会,公司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00多万元。
青神竹编工艺大师陈云华同样在文博会上感受到了商机。他公司生产的竹编观音画,以前每年只能卖六七百张。他们两年前开始参加深圳文博会,去年卖出了1300多张,价格也由每幅6000多元涨到了12000元。
记者了解到,夹江手工造纸、羌绣、芦山根雕等多项四川特色文化产品都是多次参展。此次文博会,雅安地震灾区的宝兴石雕、南路边茶、荥经砂器等也集体亮相。芦山根雕协会会长刘毅恒说,“我们必须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芦山根雕还没垮,我们还有重振旗鼓的机会。”
记者手记
传统与时尚嫁接值得思考
在文博会上,四川馆展示了四川文化产业领域的几个大集团、大产业、大项目和大成果。就文化企业而言,如何把传统与时尚“嫁接”,让文化创意成为生产力,还需思考。
在四川展馆,无论是羌绣、蜀锦还是油纸伞,大多打的是传统牌,所推产品大多只能收藏或观赏。参展的蜀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推出的蜀锦摆件,卖得并不好。
记者在贵州省的展馆看到,手工苗绣被用在了围巾、钱包甚至雨伞、花瓶、杯垫上,这些产品价格较贵,但买的人很多。在台湾的创意生活馆区,故宫博物院的博物馆衍生品也受到“热捧”:印有青花瓷图案的麻布包每个168元,一天卖了近百个。而一种印有古诗词的硅胶垫,也有很多人购买。一位顾客告诉记者,这种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更能凸显品味。
值得庆幸的是,已有川企意识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的重要性。此次参展的凉山喜德县一家漆器公司,便大胆在彝族饰品的传统线条内融入西方油画的元素,他们推出的手镯、花瓶等,极为抢眼。公司负责人说这是去年在文博会上学习借鉴的结果。
深圳文博会既是展示平台,更是学习、交流和借鉴的机会。底蕴深厚的四川文化产业要在当下腾飞,还需努力。
新闻推荐
让大小凉山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本报记者李淼大小凉山彝区,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区,目前该地区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年以来,四川省在该片区...